巨赞法师
  • 关于空与有的问题

    三性空有即真俗二谛空有的问题,是佛教教理上关键性的问题,也是性、相两宗争论不休的焦点所在。所谓关键性的问题,其中包括两个问题:一是个客观世界是否存在的问题;另一是是否符合佛教基本原理的问题。如《成唯识论》卷三云: 有执大乘遣相空理为究竟者,依似比

  • 般若思想在中国汉族地区的发展

    如果不把佛法一味当作死板的教条,而可以作为活生生的真理来看的话。我以为应该从般若思想谈起,般若思想可以在《阿含经》里找到根据(1),但在部派佛教烦琐的义学里就显得很支离。因此龙树在其所著的《大智度论》里一再说明迦旃延尼子的义理“非释子所说,不可信

  • 保存在峨眉山佛教寺院里面的祖国医药遗产

    保存在峨眉山佛教寺院里面的祖国医药遗产 巨赞法师 去年冬天,承领导上的照顾,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对于保存在峨眉山佛教寺院里面的祖国医药遗产作了初步的了解与研究,现分六段,介绍如下。 1.保存在峨眉山佛教寺院里面的一部分祖国医药遗产,过去一向用之于宗教方

  • 创立黄羊山养道法会弘常住永明宗普照大师传

    创立黄羊山养道法会弘常住永明宗普照大师传 巨赞法师 传曰:维世至季劫,时危民瘼,不有异人笃生,何能拯斯厄运?溯夫导衍灵源,必其种姓真正,因缘具是者,方克符兹祯会。若我创立黄羊山养道法会,弘常住永明宗之普照大师者,以大愿力,乘象选生,应期诞降,此其因缘,固

  • 东坡与禅——为东坡九百零五年生辰纪念作

    东坡与禅——为东坡九百零五年生辰纪念作 巨赞法师 “禅”是梵文“禅那”的省翻,玄奘法师意译为“静虑”,其实就是“定”,“止”,或“静坐”。这不是佛教的殊胜法门,释迦出世之前,印度的瑜伽学派就很讲究这一套,从各家广律上考察起来,佛在世时,佛弟子们对此也

  • 略谈佛教的前途--从大雄麻袋厂的加工订货说起

    略谈佛教的前途 --从大雄麻袋厂的加工订货说起 我们京津两市佛教徒所开办的大雄、大仁、大力三家麻袋厂,自开工以来,承各有关方面的照顾,加工订货,维持生产,前后共订立三次合同,共交麻袋六万多条。此次因为五反关系,订货发生了问题,大家非常恐慌。我当时把这

  • 两种精神

    两种精神 盖天下能够有所成就的人,都具备着两种精神——战斗的精神和创造的精神。鲁迅论章太炎,以为章太炎的战斗的文章,才是他一生中最大、最久的业绩,应该一一辑录、校印,使他和后生相印,活在战斗者的心中。而有人论鲁迅,也以为他的骨头最硬,没有丝毫奴颜与

  • 桂平的西山

    桂平的西山 (编者按:抗日战争期间,巨赞法师应桂平佛教界人士的邀请,曾驻锡西山龙华寺。巨赞法师不仅提倡新佛教,对西山风景亦有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桂平的西山》最初发表在1943年香港出版的《旅行杂志》第16卷第9期上,柳亚子老先生见到此文后,尝赞叹“

  • 关于佛教基层组织法

    关于佛教基层组织法 ——节录《复曹培灵居士书》 关于佛教基层组织法,目前最好结合爱国主义,与当地抗美援朝分会,中共地委统一战线部及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接洽,成立佛教界抗美援朝委员会或工作组,把佛教界团结在爱国行动之中,则有许多便利。一、符合政府

  • 关于“新的道路”

    关于“新的道路” 前几天,河北定县有一位比丘不远千里,朴被来京见我,主要是问问佛教“新的道路”怎样。谈了大约一小时,他认为得到了启发,心里很安慰,所以订了一份《现代佛学》就告辞回去。这使我非常奇怪也很觉兴奋。他的生活情况如下: 他是胎里素,从小出家,

  • 佛教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

    佛教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 从前,黄茂林和邱曦明居士,对于佛法都有深切的认识与信仰,都想出家,但是都不愿意在中国寺庙里削发。因为中国寺庙里的情形太使他们失望,“熏犹不同器而藏”,“君子恶居下流”,所以黄茂林毕竟到了锡兰,邱曦明始终怀念着南方佛教国。他们

  • 北京佛教丛谈

    北京佛教丛谈 佛教是怎样传到北京来的 佛教传入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佛教正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后汉书·楚干英传》载汉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得无足乎?”’于足明帝派人到西方求法,十年后归

上一页 1 2 3 4 ..6 下一页6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