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煜法师
  • 10.共识与自在

    共识与自在 大部份人所谓的「共识」,多是指整个团体间有共同的目标与理念;但在这里所定的层次较浅,乃是指人与人间彼此的认识。我认识许多人,许多人也认识我;且不仅是认识,还包括认同我的存在、我的价值。而「自在」则相反,乃指一个人独来独往,自个儿过活。

  • 附录:禅七心得

    禅七心得 序言 以下我将叙述我在禅七期间所曾经历的一切现象,也许某些未曾参加禅七,未曾切身体验的人,将以为那只是荒诞绝伦怪力乱神而予以唾弃,但那确实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也许有人将一笑置之———幻觉?然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我们一切身心所受,何者不是妄

  •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二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二  广义的情  生的贪着  维持生命的延续  肯定生命的价值  正视生命  从生物学看  瞎子摸象,不识全体  心如工巧画师  参究的意义  天之大德曰生  无生法忍  逆天

  • 福与慧

      福与慧  晚间开示  对故事的探讨  单刀直入  双管齐下  先培福、再修慧  慧乃无心也  古德的启示  一苇过江  放不下的借口  安贫乐道  福乃大心  慧为前导  问答  晚间开示 十

  • 觉知魔事第八

      觉知魔事第八  80年 12月 28日  为什么要先讲病再讲魔?因为事实上,病就是魔的一种。  梵音魔罗,秦言杀者,夺行人功德之财,杀智慧命故。云何名魔事?如佛以功德智慧,度脱众生,入涅槃为事。魔以

  • 菩萨道之二

    菩萨道之二 弘法 度众生 众生的品类 泥菩萨 生活禅 人间佛教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人成即佛成? 佛法得有贡献于社会,才能立足 企业经营 群众路线 恋世情结 小结 弘法 以很多人都谓:「既出家,则须弘法度众,以担荷如来家业。」因此我们就从弘法度众的主题,来探讨

  • 弥陀净土的层次

    弥陀净土的层次 弥陀净土的层次 弥陀的玄义 净土的分类 阿弥陀经 善根福德 一心不乱 心不颠倒 小结之一 无量寿佛经 三辈 五痛五烧 胎生 小结之二 观无量寿佛经 落日观 树想 像想 九品往生 上品上生 上品中生 上品下生 中品上生 中品中生 中品下生 下品上生

  • 安心立命于资讯时代

    安心立命于资讯时代 引言 悠游在两个世代间 在资讯时代中的我 非资讯时代中的我 从资讯到智慧 资讯的特性 智慧的特性 科技与人文 人性的需求 科技与人文不冲突 科技与人文相冲突 小结 回末归本之路 艺术的鉴赏 人文的修养 宗教的归依 佛法的闻思 禅坐的功夫

  • 11.得与失

    得与失 开宗立义 各位在禅坐会一向听到的开示,大概都会说──当以无所求、无所得心而来打坐。但单只是讲无所求或无所得,则我们也会疑惑道:既无所求,也无所得,那又何必打坐呢?或者像《心经》上所说的「无智亦无得」,总归究于无所得。但「无所得」是修学的最后

  • 11.轻松与放逸

    轻松与放逸 轻松与放逸,这两个词一般人看起来好象都差不多,就是放松、无所是事的样子。但严格说,它们的意境跟作用却有很大的差别,简单讲:一个是提升,一个是堕落。至于那一个是提升?那一个是堕落?马上就知道了! 任牛撒野 现在先看「放逸」。从国字来看,这个「

  •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似乎每件事都蕴含着某种意义,然而确定的意义是什么呢?目前我还不甚明了。它应是附属于生命蓝图中的一部分,而这生命蓝图本是与生俱有的;或许要到临终的剎那,我才能明了这整个的涵义。虽然在冥冥之中,它牵引着我每一个脚步——

  •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三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三  名下的我  肉体的我  精神的我  对我的执迷之? a>  对我的执迷之二  从无常中观我  从和合中观我  从缘起中观我  空与体用  见闻觉知者  刺激与反应  统一协调

上一页 1.. 12 13 14 ..16 下一页16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