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峰法师
  • 皈依与加持

    皈依与加持 平时不爱说话的寂照,一旦开口,总会让你震动一下。那天,他绘声绘色地说到宗萨仁波切的一件事。 有个人仰慕仁波切很久,特意前来拜访,希望能够在他座下皈依。两人恰巧在电梯内相遇,那人鼓足勇气说:“尊敬的仁波切,请允许我做您的弟子。”仁波切伸出右手,抓住对方的左手,轻轻地说:“通过我,了解你自己。”说到此处,寂照显得很激动的样子。 皈依,每个佛弟子进入佛门的必由之路。可是,对于皈依的对象、目的、方法,未必人人都一目了然。自然,皈依师在传授证明皈依的时候有责任与

  • 求签

    求签 走过一些寺院庵堂,吸引游客和香客除了寺院的建筑和雕塑外。更多的是,流传在大家心中对于寺院佛菩萨的认可,那就是此地的菩萨是否灵验与神奇。假设某地的菩萨曾经有些感应故事,那么一定会受到大家纷纷顶礼膜拜。 人活着,难免没有点想法和感受。无论达成与否,困惑与烦恼也就相继出现。本来,五蕴四大组成的色身就是苦。所以,找寻解决的方法自然成为有情的目标。 带着这种动机,一些人想到了寺院里的菩萨。可是,泥塑木雕的佛像不能开口,哑羊僧们又不会或者根本不敢讲真话。于是,僧人以

  • 三生石上的等待

    三生石上的等待 几个月前,弘法部护生组成立初期,几个干事讨论到每个月的活动内容,有人建议七月就以“佛教爱情观”为主题。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个具有挑战性和备受关注的话题。我们想到以佛法的智慧,指导在家信徒正确看待、选择与承担爱情。希望能够对目前当代年轻人迷乱的爱情观念有所净化,不至于由于错误的爱导致人生的迷惘,使自己和家庭走进死胡同。 同时,我们还考虑到,由于不懂得爱的真谛,一些年轻的男孩女孩在激情过后。为了所谓的自由,不愿意承担责任,轻易地将另一个生命扼杀掉。

  • 日本和尚

    日本和尚 近来的生活规律有些颠倒,凌晨两点,却没有多少睡意。这个城市没有了白天的喧闹,静了下来,可以听到自己耳鸣的声响。楼下偶尔传来行人说话的声音,隔壁的师傅们早已进入梦乡,住在对面楼下的觉老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念佛修行。 近期来,在网络上和学员的口中听到、看到几个内容相似的新闻,披露了僧团的一些不如法的现象。其实,很久以来,大家都知道就是不说,心知肚明罢了。 去年春,我的两个同学外出参学,途经一个城市转车。在公交车上,遭遇了尴尬的一幕。两个妇女站在他们后面,窃窃私

  • 亦无风雨亦无情

    亦无风雨亦无情 周末的弘法部,总少不了一些年轻人。不仅有苏州本地的学员,还有前一天从上海赶来参加开学典礼没来及回去的外地同学。小小的接待室里坐了十几个人,一下子显得格外热闹。 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习惯来这里渡周末。周六听课,周日则做皈依共修,时间安排的很紧凑,却也不乏充实。信仰的种子已经播下,现在要做的就是不停地洒水、除草与光照。 在一起的日子,更喜欢叫他们的皈依法名,觉得这样更能体现大家依法自娱、依法相处、依法相交。慧玲、慧梅、慧一、慧新、慧然、慧宝、慧松

  • 难舍难分

    难舍难分 三笑堂里坐了一堆人,慧思在我的正对面,边上是慧宝和慧然。慧勇带来一个陌生的男子,看上去象个生意人,夏滔、慈悲、慧梅、小朱也在。习惯了周末和大家在一起,陪喝茶、陪说话,陪吃饭。 慧思冷不丁冒出个问题,“成峰师,你觉得是出家还是在家好?” 慧思从上海来,也是网络班的学员,从事广告策划,属于那种靠脑袋吃饭的女孩。近半年,她来西园的次数比较多,每个月都有几次机会。而且,经常带些同事过来,让他们接触、了解佛法。观察与交流中了解到,她的出离心较强,对于净土法门有着特别

  • 人间重晚晴

    人间重晚晴 写下标题的瞬间,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是在感伤别人,还是担忧自己。前天,想到自己很快就到“奔四”,那刻心情有点莫明。岁月不觉流淌过去,带走我们的青春,面对无常的法则,我们必须接纳。每个人都会老,每个人都会死,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老与死往往联系在一起。传说中彭祖寿命八百,可是依旧无法摆脱死亡的结局。 一方面,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衰老。可是,许多人还在幻想着用着各种方法延缓这天的到来。于是,想出了诸如美容、服药、等种种方法。 人,总爱把自己最美丽的那一面展现

  • 僧人与商人

    僧人与商人 出家人,给予世人的印象往往是更应该过着一种宁静又简单的生活。自然,对于物质方面的追求也就微乎其微。布衣、蔬食、罗汉鞋也最能够体现他们的身份,虽然托钵乞食在国内没有开展起来,但青菜豆腐却应该是他们饮食的最好注脚。 每日,与古佛、黄卷、青灯相伴,有晨钟暮鼓同参。远隔尘寰,不理世事,水边林下、深山野外,扮演着红尘之外的角色,或者说是一种边缘化的角色。 而商人,自古以来就不被社会所重视。在民间,商人往往是奸诈狡猾、惟利是图的代名词。近代,由于经济贸易的开展,

  • 七十二峰山房

    七十二峰山房 师兄比我大不了几岁,不过出家已有十几年了。在兜率寺认识的时候,我还是个居士。那时,喜欢隔三差五到山看望师傅,听老人的教诲。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两个生命体相同的时间在相同的地点出现,这本身就够神奇的。如果,你我之间还能笑一笑,问候一下,你有什么感受,我不清楚。不过,结个善缘,我是很高兴的。 记不清我们谁和谁先说话。不过,我们倒是很有缘的,见面后彼此都不反感。 有天早上,他告诉我前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中有我也有他。他在大殿里面拜佛,后来,我出现了。他就此

  • 一僧一世

    一僧一世 寓居金陵鹫峰寺整一周,此地常住慈悲,上殿过堂没有严格要求。晚间冲凉后,看见对面楼上寮房在放着电视新闻,脑子里莫名其妙迸出四个字——一僧一世。 未出家做居士时,经常亲近此寺的老和尚。长老解放前出家,读过佛学院,经历过文革法难,退休后又重返僧团,一心一意建设道

  • 红尘有爱

    红尘有爱 “佛化婚礼”近些年在内地逐步流行开来,不过,在港台地区却早已是桩司空见惯的事情,算不上希奇。随着年轻居士日益增多,其中的部分也希望以佛教的精神完成自己人生中的大事。作为汉地僧团,尽管自古至今甚少参与其中,然而针对时代与观念的变化,对此也需要做出回应。 还记得十多年前,刚刚接触佛教时候。有位全家学佛的老居士将自己女儿的婚礼安排在一座千年古刹内进行,寺院的方丈是当地一位颇具道德的长老,他顶着许多非议与指责,在三宝前为二位年轻人证明。婚礼是在大雄宝殿举行

  • 睡在邻铺的兄弟

    睡在邻铺的兄弟 释演如,男,比丘,年近奔四,出生在祖国北部一个盛产石油的城市。 身材瘦小精干,黄土地在他面孔上留下深深的烙

上一页 1.. 4 5 6 7 下一页7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