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比丘

佛教基础 | 作者: [投稿]

简介

五比丘
比丘

  五比丘(梵语 pa?ca bhiksavah,巴利语 pa?ca-vaggiyā bhikkhū),又作五群比丘、五佛子,指佛陀最初所度的五个比丘。佛教典籍中所记载最早出家的五位佛弟子:阿若憍陈如、阿说示(又译马胜)、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他们原为释迦牟尼佛之父净饭王派遣随侍释迦修道的臣仆,因见释迦放弃苦行,舍之而去。释迦成道后,首次于鹿野苑为他们说法,于是这五人出家,从此便有了最初的五比丘和比丘僧团。

传说

  相传释迦牟尼出家时,其父亲净饭王,从王族中选出憍陈如等五人,前去侍奉他。他们跟随释迦牟尼,一同苦行修道,后来见到释迦牟尼饮用牧羊女供养的牛乳,认为释迦牟尼已放弃修道,于是离开他到鹿野苑苦行林继续苦修。当释迦牟尼成道时,他前往鹿野苑,教导五比丘。他们于是成为僧团最初的成员。

概述

  1.佛教谓最早从释迦牟尼在鹿野苑闻法出家的阿若憍陈如、阿说示(又译马胜)、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等五人。是为佛教有"僧宝"之始。相传释迦牟尼初出家时,其父净饭王劝阻无效,派上述五人相随,后受感化而出家。五比丘指佛陀最初所度的五个比丘,分别是:

  阿湿婆:或称阿说示,中译马胜,亦称马胜比丘。

  跋提:中译为小贤。

  拘利:或称摩诃男,中译大名。

  憍陈如:中译火器,或译初解,意为胜解,他本是拜火教外道。所谓“憍陈如等五人、五比丘”在五人当中,当是首表。

  十力迦叶:中译起气。

  前面三位属于悉达多太子父系亲戚,另两位是他母系的亲戚。 佛教之初,最早出家的就是这五位,合称“五比丘”。

  各典籍对五比丘不同的记载

  五比丘成员的名字,各经典记载不一,分别是:

  《中本起经》:拘邻、拔提、摩男拘利、十力迦叶、頞陛。

  《佛所行赞》:憍邻如、跋陀罗、十力迦叶、波涩波、阿湿波誓。

  《佛本行集经》:憍陈如、跋提梨迦、摩诃那摩、波沙菠、阿奢逾时。

  《过去、现在因果经》:憍陈如、跋陀罗阇、摩诃那摩、跋波、阿舍婆阇。

  《四分律》:憍陈如、婆提、摩诃摩男、婆敷、阿湿鼻。

  《新婆沙论》、《法华文句》:憍陈如、跋提、摩诃男、婆敷、頞鞞。

  《最胜王经》:阿若憍陈如、婆帝利迦、摩诃那摩、波湿波、阿说恃多阿鞞

  《无量寿经》:了本际、仁贤、大号、正语、正愿。

  《法华玄义》:頞鞞、跋提、俱利、释摩男、十力迦叶

热门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