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从“忍”字心上架把刀可以看出,辱境难忍,如刀刺心,若无相当的修养,是难以承受忍辱逆境的。唐代就有一则著名的忍辱公案。武则天时期,有位宰相叫娄师德,他做事低调谨慎,以忍著称。一年,他的弟弟被派去做地方刺史。娄师德意识到自己是朝廷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个思想并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儒家讲“忠、孝”是没有错的,但不是这么极端的。儒家讲“君明臣忠”,君主要贤明,臣子要忠诚。所以君主首先得贤明,得有贤德,得有智慧,能够真正为国家、为百姓办事。儒家《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世界的东方几乎同时升起了两颗灿烂的巨星,那就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和儒家的奠基者孔子。他们所创立的两大思想体系——佛教和儒学,对整个东方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与儒家探讨的对象都是人,都提出了通过个体道德修养实践达到人生最高
儒释道三家在我们中国已经流传了有二千年左右了。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那时候还没有道教,道教是东汉末年,才创造的一个宗教。而佛教是在东汉初年就来到了中国,东汉初年和末年头尾相差大约有两百年左右。这儒释道三家一直以来也是有点磨擦的,但彼此之间也是有所包容的,最后还是得到了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乃至平民百姓的理解和认同,之所以能够融合在一起,这是有原因的。
苏东坡的一生,二十岁考取进士,后来三次遭贬,行程坎坷、命运波折。但是他每次被贬,都有不同的人生升华。我想,苏东坡能够从生活层面到生命的层面,就是因为他具备一定的“慧命”。慧命就是指智慧。我不敢说他的慧命百分之百都开发好了,但是,他至少是具备一定程度的慧命的。所以,他才能看清万事万物,才能看清这些世界的真相,他才不会被这些所谓的贬官和穷困潦倒所羁绊,他内心里才会坦然、才会从容。
一、儒释真风扫地之因 关于儒家与学佛的关系,首先来看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 真志佛祖圣贤者,素位而行,不愿乎外。 这应该是引用儒家的经典《中庸》。素位而行,不愿乎外,我们人人都要素其位而行
中国能出圣人孔子是华夏民族的大幸,也是震旦国民善根的感召的结果。历朝帝王都很推崇孔子,尊为万世师表,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的人格、思想、精神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孔子诞生显示出他不平凡的来历。尽管孔
三纲: 1、君为臣纲:居上位者,以身作则,指导关怀下位之人,若有错误过失,则虚心接受部下劝解,即君仁臣忠。 2、父为子纲:长辈作好模范,使晚辈可以效法,自然知孝敬,明礼仪,若有差错过失,也要接受晚辈劝解,方能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
尔雅注疏,是中国古代对《尔雅》加以注解的著作,作者为晋郭璞(注作者)与北宋邢昺(疏作者)。
主言第三十九 孔子闲居,曾子侍。孔子曰:参,今之君子,惟士与大夫之言之间也,其至于君子之言者甚希矣。于乎!吾主言其不出而死乎!哀哉! 曾子起曰:敢问:何谓‘主言’?孔子不应。曾子
本书由曾琦云先生译注,包括译文、注解和补充。全书共分四部,约60万字。本书被印光法师称为“善世第一奇书”,在佛教界被认为是准佛经。全书以佛教思想为主线,汇集了许多历史故事,深刻地诠释了中国儒释道三教文化,雅俗共赏,启迪智慧,有益于劝人为善、济世救人、净化心灵。本书没有空洞的说教,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为一体,会使您消除烦恼、大彻大悟。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童蒙训卷上 学问当以《孝经》《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为本,熟味详究,然后通求之《诗》《书》《易》《春秋》,必有得也。既自做得主张,则诸子百家长处皆为吾用矣。 孔子以前,异端未作,虽
穷秀才谴责下人,至鞭扑而极矣。暂行知警,常用则翫,教儿子亦然。 贫人不肯祭祀,不通庆吊,斯贫而不可返者矣。祭祀絶,是与祖宗不相往来;庆吊絶,是与亲友不相往来。名曰独夫,天人不佑。 凡无子而
学术 先生谓董遵曰:人得天地之气以成形,得天地之理以为性,须是与天地之体同其广大,天地之用同其周流,方做得一个人。若天地间有一物不知、一物处置不得,便与天地不相似矣。 学者须是大其心,葢心
嘉言第一 夫子适周见苌宏.言终退.苌宏语刘文公曰.吾观孔仲尼有圣人之表.河目而隆颡.黄帝之形貌也.修肱而龟背.长九尺有六寸.成汤之容体也.然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洽闻强记.博物不穷.抑亦圣人之
主言第三十九 孔子闲居,曾子侍。孔子曰:参,今之君子,惟士与大夫之言之间也,其至于君子之言者甚希矣。于乎!吾主言其不出而死乎!哀哉! 曾子起曰:敢问:何谓‘主言’?孔子不应。曾子
吴从善序 古之君子,学足以开物成务,道足以经纶大经,必思任天下之重而不私以善其身。故其得君措于用也,秩之为礼,宣之为乐,布之为纪纲法度,施之为政刑,文明之治洽乎四海,流泽被于无穷。此奚特假言
卷上 读书乃学者第二事。方子。 读书已是第二义。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及理会得了,又皆
卷一 刘子曰:四十而仕为不惑也,五十而爵为知命也。不惑然后可以为士,知命然后可以为大夫。 兼近四隅不失其所者,中是也。并总万物,不失其元者,一是也。明徳制义不失其方者,礼是也。礼者道之中也
序 渠自幼质赣,与流俗寡合,即慕修养。既壮,知慕道学,情状虽累坠,则有凛然与众不同之机。四十二岁,遇人指点,于事变中探讨天机,为无为之学。久久知百姓日用,不知的是真机。学者造到日用不知处,是
读书分年日程 序 今父兄之爱其子弟,非不知教,要其有成,十不能二三,此岂特子弟与其师之过?为父兄者,自无一定可久之见,曾未读书明理,遽使之学文。为师者,虽明知其未可,亦欲以文墨自见,不免于阿
《新序》是历史故事类编,是刘向现存最早的一部作品。尽管《新序》中的许多故事采自诸子史传,但就其材料取舍、思想内容来看,无疑体现了刘向本人的社会政治思想。该书的思想基础是儒家学说,书中尤其强调统治者必须为人正直
《中论》,徐干著作,是一部政论性著作,系属子书,其意旨:“大都阐发义理,原本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 所以,历代史书除《宋史》将其列入杂家类而外,其余者均将其列入儒家类。传本《中论》一书分上下二卷,共计二十篇。
围炉夜话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顾篝灯坐对,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不将虚此良夜乎?余识字农人也。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 煨山芋,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缮写存之
《新书》又称《贾子》,是贾谊的政论文集,《汉书·艺文志》列入儒家,今存10卷58篇,其中《问孝》、《礼容语上》两篇有目无文,实为56篇。《新书》集中反映了贾谊的政治经济思想,开篇即为著名的《过秦论》,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
《中说》反映王通的思想,是有许多可贵之处的。《中说》是文中子的众弟子为了纪念他,弘扬他在儒学发展中所作的贡献,仿孔子门徒作《论语》而编《中说》(又称《文中子说》)一书,用讲授记录的形式保存下王通讲课时的主要内容
道基第一 传曰:「天生万物,以地养之,圣人成之。」功德参合,而道术生焉。 故曰:张日月,列星辰,序四时,调阴阳,布气治性,次置五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阳生雷电,阴成霜雪,养育群生,一茂一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汉族儒家类著作。原书二十七卷,今本为十卷,共四十四篇。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
说苑即西汉刘向撰写的。刘向曾领校秘书,本书就是他校书时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按类编辑的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说苑》,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儒家典籍。该书是记录荀子思想的主要著作,全书一共32篇。一般认为其中最后5篇,即《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不是他本人的著作,而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