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轨:礼法规矩。《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 之治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示权制。”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裴 曰:‘ 阮 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周书·周惠达传》:“ 惠达 与礼官损益旧章,至是仪轨稍备。”
仪轨:礼法规矩。《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 之治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示权制。”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裴 曰:‘ 阮 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周书·周惠达传》:“ 惠达 与礼官损益旧章,至是仪轨稍备。”
【仪轨】梵语kalpa su^tra。原指密部本经所说诸佛、菩萨、天部等,于秘密坛场之密印、供养、三昧耶、曼荼罗、念诵等一切仪式轨则,后转为记述仪式轨则之经典的通称。全称秘密瑜伽观行仪轨、念诵仪轨、秘密仪轨、三摩地仪轨。或称修行法、念诵法、供养法、三摩地法、密轨。
密部诸尊在诸经中多有规定其行法仪轨,如欠缺规定者,则依通用之仪轨。于婆罗门经典中,各有其供养法、供祭法之书,此亦相当于密教之仪轨。仪轨行法如与经合则称经轨,由于诸尊甚众,且修法各异,故其经轨亦多,不下数百卷,宋元以后之大藏经虽均有收录,然至今多数已不流通于中国,唯独在日本流传。
日本之最澄、空海、常晓、圆行、圆仁、惠运、圆珍、宗睿等八人相继来华,传写许多仪轨返日,世称八家相承,其书目则载于各师之请来录中。江户时代,日本黄檗山开版之录内仪轨有一八七部三二四卷;另有黄檗山、江户灵云寺、大和长谷寺等地刊行之仪轨,总称为录外仪轨,计一三三部一八○卷(其中亦含若干经典)。明治后之缩刷大藏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均收有录内、录外及其他各种仪轨,前者收录五七○部九三一卷,后者收录六一二部九六一卷。又藏译大藏经亦收有各类仪轨。密教图像之所以复杂,系由仪轨繁复之故。
我国仪轨之述作系由印度传来,印度之仪轨则由龙树诵出。主要之译者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大师
香赞
香焚在上方,瑞霭金炉内,内有缭绕馨香.耶输王奉献,调御师如来,佛陀耶两足尊
南摩香云盖菩萨摩诃萨(3遍)
南摩本师释迦摩尼佛(3遍)
皈依金刚上师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净三业真言 (3遍或5遍)
唵wèng 苏sū巴bā哇wā修xiū达dá
沙shā哇wā达dá玛mǎ 苏sū巴bā哇wā修xiū埵duǒ航háng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毘路大日非异体 为化群迷现轮身 正教自性号名称 轮身正法孔雀尊
所喻鸟德显经功 毒虫毒草显养身命 世间三毒育法身 飞禽走兽咸消毒 唯独孔雀超群伦 禅教密律成悉地 净土行者亦安心 二六病名自在佛 此是大集如斯云 世出世间一雨润 岂知无信亦蒙恩祈雨止雨各满愿
病苦缠身轮回春 妖魔鬼怪闻远离 慈念龙神蛇不侵 众等今赞佛法僧 七佛八部都欢欣 愿诸世界常安稳
无边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障并消除 远离众苦归圆寂 摩诃般若波罗蜜
南摩大孔雀佛母明王经(3遍)
南摩大孔雀佛母明王尊(3遍)
南摩 摩诃 摩由 利 佛母明王菩萨
佛母大孔雀明王心咒(唵-摩由罗-讫兰-帝-娑嚩哈)(遍数自定)
祈祷:
苾刍莎底为众采薪 黑蛇毒螫痛沉昏 阿难启慈仁 述说龙神 病苦得回春 南摩孔雀王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念八药叉 愿驱病魔 疥 癞 癰 疽 尽消除 助天战修罗,刹女龙王咒语脱沉痾(ke) 南摩孔雀王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消灾:五星宿曜 孛计为乖 众圣说咒与消灾 似水荡尘埃 恳对明王读诵吉祥来 南摩孔雀王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七佛说咒 梵释同仁 三七执曜 药叉神除 宿世业因 福慧并臻 寿命永康宁 南摩孔雀王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灯具 成为等同三千大千世界,
愿灯炷 仅成须弥山王,
愿灯油 仅成汪洋,
此灯之数,亿盏得现于每尊佛前,
愿此光明,消除三有顶以下,
无间地狱以上,所有无明之黑暗,
愿十方诸佛菩萨之净土,皆得显明亲见。
嗡 班杂 阿罗给 阿吽
嗳玛霍!
稀有光明此灯烛,贡献贤劫千佛等,
无余广大十方境,师尊空行护法众。
坛城圣众尽奉献,父母为首有情众,
此生以及各所生,皆能亲见佛净土。
愿与弥陀合为一,三宝三根众谛力,
吾等如此所发愿,祈请加被速得成。
爹雅他 班赞支雅 阿哇波达 拿耶梭哈
据说阿底峡尊者于卫藏众佛堂前,
唯师徒十八人喧隆而诵
六道轮回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佛教引用,佛教把婆罗门教称为外道。所谓生死轮回是说“舍此蕴已复趣他蕴”。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化生)、人、畜生、阿修罗(魔)、饿鬼、地狱(化生)。
六字大明咒见于《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又称六字大明陀罗尼、六字真言、嘛呢咒,中文拼音参考发音为:嗡(ong)嘛(ma)呢(ni)呗(bei)美(mei)吽(hong)。汉地、藏地、蒙古发音有微小的不同。六字大明咒是观世音菩萨心咒,源于梵文中,此咒含有诸佛无尽的加持与慈悲,是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声显现。六字大明咒是“嗡啊吽”三
阿弥陀佛!弥勒法门修行简易仪轨如下:1 上三柱香或根据条件上一柱香,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常住佛法僧三宝,南无本尊弥勒佛。(一称一拜)。2 普贤菩萨四句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善信问:顶礼师父!阿弥陀佛!请教师父:如果想要佛前自受八关斋戒,有何仪轨?觉火法师开示:阿弥陀佛!目前,很多善信居士想要佛前自受八关斋戒,师父很随喜赞叹。在《南山律在家备览》的课程里会讲解介绍给大家的。先最好提前学习准备然后受,非常圆满。但如果大家想提前受,也可以。师父先把佛前自受八关斋戒的仪轨发给大家。阿弥陀佛!
最简单的放生方式,就是买了动物之后,不一定要送到寺庙里来,可以直接运到放生的地点。给放生的动物,先简单开示几句;其次,念三皈依;最后,一边念佛,一边放归大自然。结束之后,回向一下就可以了,这是最简单的放生仪轨。而参加放生的人,少则一两个,多则一大帮,这倒是可以不拘一格。
一:集僧于作法处,不来者与欲,受戒人著眼见耳不闻处已,作“法同单白羯磨”,令僧知其得法。作前方便:问:僧今和合何所作为?答:作“法同单白羯磨”。大姊僧听,是某甲从此比丘尼某甲出家,若僧时到,僧忍听,某甲从比丘尼某甲出家,白如是。
赞偈:目连启教 世尊宣扬 钵和罗饭利存亡 脱苦往西方 妙乐无疆 孝心永流芳 南 无 香云盖菩 萨 摩 诃萨 。(三遍) 南无兰盆会上佛菩萨【三称】 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
师言:任何一个修行,你得有一个师长教育,得有一个来源,得有一个仪轨!有人即使读着仪轨也不按仪轨去做,他一样会出问题。般舟行法规约 1 初次行法者须填写行法申请表。 2 具佛法正知见,知一切境
什么是过堂? 过堂,也就是佛门中的吃饭,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寺院中每天两次过堂,早、午斋各一次。 僧人吃饭的地方叫五观堂,相当于寺庙里的食堂。佛教僧侣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
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 (一拜)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三称三拜)一心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一拜)一心顶礼。地藏菩萨本愿经 (一拜)一心顶礼。大悲大愿地藏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皈依是梵文saranad的意译,也译为归依,是说佛法广大无边,可以依托。归为归投,依为依伏,故称归依。 皈依是由非佛教徒转变成为佛教徒必须走的一步。经过了这个仪式,表明这个人从不信仰佛教开始信仰佛教
念普佛一般在大殿举行,可以纳入早晚课诵的内容,由寺院的维那主持,全体僧众都参加,请求念普佛的斋主也参加。普佛分为两种,一种是为生者举行的消灾普佛(即阳普佛),另一种是为亡人举行的往生普佛(即阴普佛)。
经书上讲:“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她发心的这个因地,不是正因,不是真正为了信仰,为了想修行,想了生死,不是因这个来的话,这都是因地不真的现象,因地不真的人,就是你帮她剃度以后,一旦业障现前,她的烦恼比一般人还要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亲近佛法僧三宝,多亲近真正的师长益友,同时,也需要“远离”以下这六种人或事:远离“非正命”。佛教的“八正道”里郑重地提到了“正命”,就是如法的谋生手段,谨慎选择从事的职业。
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邪淫之人,如堕深渊,无尽痛苦,毁伤身心。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一旦生了邪念,动了邪淫,便是种下了堕入魔道的恶因。淫欲之事,乐少苦多,犹如逆风而执炽炬,愚者不放,必见烧害,贪恋邪淫,一时冲动,后患无穷,苦果立即现前。
天人福报各个不同,所以同样的食物,每个人所感受的味道也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如果老是感到外面境界不对劲,便应当观察,是否自己的心出了问题?如果一味的怨天尤人,这样只会更损自己的福报,因而从苦入苦。人的生命当中不可能永远高潮迭起,总是起起伏伏的。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了名,有人在梦中娶了娇妻、生了爱子等等,这些是好梦;也有人在梦中破财、遭贬、遭灾、离婚甚至被杀,这些是坏梦。不管好梦、坏梦,人一旦醒来,就明白了那些全是假的,自己了无所得。
有人问:“我活的好像到了前进不了,也后退不得的地步,您说该怎样调整心态?”我答:“这种情况,不论出现在事业中,还是学习上,既然还得硬着头皮干,不妨专门找个时间让自己静一静,来个‘彻底放下、勇敢拿起’的壮举。”有个小故事:
这篇文章对那些曾经犯了邪淫的人但是又想彻底戒除,并且想弥补曾经因邪淫而损失的福报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想真心戒除邪淫的有缘人请耐心看完,肯定获益匪浅,并且能增加戒除邪淫的信心!戒淫得善果!所谓“天道祸淫,不加悔罪之人”是确实可信的。
当我们需要校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时,请避免陷入负面情绪,您可以跟随以下四大招,来一步步解决困难,把烦恼转化为成长的契机。1、直面困难。当困难来了,不必慌张或恐惧,负面情绪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人乱了阵脚。
小白:“小龙,我昨天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啊。你懂的,我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小龙:“……你这么说,好像不原谅你,就显得我很小气。”小白:“嘿嘿,你最大度,咱们握手言和吧。”小龙:“不太有诚意,我考虑考虑。”“刀子嘴”背后是“豆腐心”吗?
当今社会人事繁杂,因此,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具备良好的处事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具体表现在:1 遇事不抱怨。世间之事终究不离业力与因果,明白这一点,遇事就不会抱怨,且能随顺因缘,顺势而转。2 办事不讨好。为大众做事,不存私心,不为取悦,这样才能坚持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