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礼仪
  • 佛家礼仪之五体投地

    佛家的礼拜 佛家的日常修行,贯穿着一系列的言语和行为,除了念诵各种经咒和赞偈外,还要焚香礼拜。佛家的礼拜,简单地说就是对佛菩萨像恭敬虔诚作礼的举动。礼拜这种举动其实并不限于佛教,每

  • 佛教徒应知的礼节和入寺须知

    制定了许多繁冗复杂的礼节仪范。据佛教戒律上说,佛教礼节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这固然是夸大之词,但从目前寺院现状和僧人遵行的情况看来,佛教礼节的确是不少的。 僧人从每天闻钟起床到上殿

  • 佛教礼仪的宗教性、对治性、区域性

    宗教性:佛教虽然主张现世的自我完善,但是他对佛、菩萨、老师的崇拜,并且认为通过这种礼仪上的恭敬能够获得善业的美好的果报,这是佛教礼仪具有的宗教性一面。 对治性:佛教的戒律分止持和作

  • 如何与出家人相处

    有些初次随朋友到寺院拜访法师的人,看到学佛的朋友向法师顶礼时,可能会感到疑惑,不知道向法师顶礼是否为偶像崇拜?其实佛教是依法不依人的,佛教徒所顶礼的并非法师个人,而是僧宝;所以向

  • 对出家师的称呼

    在寺院里称呼法师,看到出家众可以称法师或者师父、某某师、某某师父或者某某法师都可以。和尚是一个非常尊贵的称呼,寺院里是一个半和尚。就是方丈称和尚,刚才讲,我们明海大和尚称和尚、方

  • 与法师交谈的注意事项

    在寺院里跟法师交谈最好是两个人以上,不要单独一个人与法师交谈,尤其我们女营员一定要注意,因为出家众有戒律,大家一定要尊重法师。所有的营员不允许到任何法师的房间,有问题到方丈室去或

  • 云水堂规约

    云水堂规约 虚云老和尚 夫负笈担簦。为明己事。勿以形劳而少安。勿以力倦而多懈。云堂禅堂。俱要规模无二。自心自性。何妨随处提撕。其或未然。是自欺耳。所有规约。谨列于后。 一随禅堂钳椎。

  • 戒堂规约

    戒堂规约 虚云老和尚 夫戒法为定慧基

  • 佛教仪式之行像

    一○ 行像 行像是用宝车载著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赞宁的《大宋僧史略》上说:行像者,自佛泥洹,王臣多恨不亲睹佛,由是立佛降生相,或作太子巡城相。这是佛教行像的起源。 五世纪

  • 寺院殿堂介绍

    殿堂是中国佛寺中重要屋宇的总称。因这些屋宇或称殿,或称堂,故统名之为殿堂。殿是奉安佛菩萨像以供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供僧众说法行道等用的地方。殿堂的名称即依所安本尊及其用途而定。安

  • 僧尼轨范

    道安法师制定之僧尼轨范大概可分为三项: 一、行香、定坐、上经、上讲之法。 二、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食法。 三、布萨、差使、悔过法。 然此一轨范,仅属我国僧制之雏形,仍不是显现中国佛教

  • 住持晋院、升座仪式是如何进行的?

    住持晋院、升座仪式是如何进行的? 住持人选确定后,寺院原负责人(如监院)应准备须知一册,载明本寺所有田产物业、账目及迎接礼仪等,前往新住持所在地,请他过目,并择日良辰,隆重举行住持晋

  • 道场规矩

    出家人住的道场,不可以脏乱不堪,内外都要打扫清洁,桌椅窗户擦得干净,杯子常清洗,东西不乱丢,书、食物和用具不混在一起,桌子上下保持整齐清爽。

  • 法师讲经起止仪规

    (如法会举行讲经者,讲堂中高设讲台,供本师释迦牟尼佛像,像后敷设法座,表法师代佛宣扬。左右二旁首排,规定比丘席比丘尼席,大众男女分东西座。如时间尚早,可在讲堂中,研究经文,称念圣号

  • 佛教敬僧的礼仪

    (一)僧五敬德1.发心离俗:谓出家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2.毁坏形好:谓出家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除去世俗尘衣而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而为世间之佛田。

上一页 1.. 5 6 7 ..13 下一页13转到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