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风貌
  • 马公三官殿 马公三官殿

    马公三官殿位于马公市新生路旁,原是「嘉阴亭」(又称五里亭)旧址,嘉庆年间改称「三官殿」而正式成庙。道光年间乃称「五里亭」,光复后重建一次称为「三官殿」,今貌乃近年重建的新貌,属于澎湖全县公有庙宇。此庙的主神乃三官大帝,「三官」是指天、地、水三官的简

  • 马公普德寺 马公普德寺

    普德寺位在纱帽山下,其位址在马公市莳裡里106号。普德寺建于民国40年,庙裡供奉「释迦牟尼佛」,其诞辰为四月初八,祭典日期在农曆七月二十九日。寺内亦供奉了观世音菩萨及佛祖等菩萨。此寺在外观上有别于一般的庙宇,它没有像台湾的庙宇那般富丽堂皇的雕饰,有的只是简单的

  • 湖西开蛮寺 湖西开蛮寺

    开蛮寺坐落村落南方,该村先人洪国亨先生于光绪九年(1883)创建,原名南清宫或东宫,后改称开蛮寺迄今。南清宫是南方清修地之意(至今村民口语皆称南清宫),东宫可能係相对于西溪村的西泉寺,开蛮寺则意谓藉此开发蛮域,宏扬佛教」。

  • 车城青龙寺 车城青龙寺

    车城青龙寺位于车城乡四重溪内埔十八弯山上的石观音青龙寺,景观优美清静,地理犹如青龙穴,前方狮象二山森林密佈,为南台湾有名的道场之一。该寺因有一尊天然之观音菩萨石像,地方都称「石观音」,「青龙寺」之名反而少有人知道。

  • 鲤鱼山百年观音佛寺赤山岩 鲤鱼山百年观音佛寺赤山岩

      鲤鱼山位于万丹乡与新园乡交界,早期的鲤鱼山顶晚上会发红光,还会流出黄色的汤泉,又叫做滚水山,因为形状像鲤鱼,又叫鲤鱼山,原本涌出的是冷泉,后来变成温泉。当时的鲤鱼山是下淡水溪平原,也就是屏东平原最高的地标,受到砖窑盛行年代到处开挖的影响,鲤鱼

  • 恒春万佛寺 恒春万佛寺

      万佛寺是一座隐身在恒春大平顶上的寺庙,寺庙正对恒春半岛的三台山,视野佳,坐拥地灵宝气之地。垦丁半岛上的古寺、道观众多,万佛寺就是其中一座。

  • 屏东铁炉寺 屏东铁炉寺

    屏东铁炉寺建寺因缘:民国四十七年四月受台湾灵源老法师(一九0一~一九八八)之邀 惠光法师来台 住锡基隆十方大觉寺。除了领导大觉寺住众讲经修行之外,并开始重新整理《宗门讲录》等稿本流通,积极地应聘至台湾各地主持各种日益蓬勃的传戒及讲经法会,主持全台重要的传

  • 新埤净土寺 新埤净土寺

    位于新埤乡新埤村的净土寺供奉释迦牟尼佛,寺貌庄严,是一座环境清静的道场。新埤乡乡原属福建省台南府凤山县笳冬脚区,民前十七年割让日本,翌年改属为阿猴厅东港之东港支厅,管辖至民国九年,台湾街庄制度改进后,规划为高雄州潮州郡新埤庄,并立新埤庄后场为行政中心

  • 屏东东山禅寺 屏东东山禅寺

    东山禅寺的前身是「屏东佛教临济宗佈教所」,于民国十三年由屏东街市之临济宗派信者共同捐资兴建,并署「紫云山」。聘请日僧东海宜诚为第一任主任,西元一九二八年改聘诠净法师为第二届主任。西元一九二九年因该寺位于半屏山之东,并取六祖慧能大师开东山法门之义,众议

  • 佳冬慈恩寺 佳冬慈恩寺

    佳冬慈恩寺原名为佳冬念佛会,民国四十八年在当地医师林澄香居士及其夫人杨集妹发起募建之下,民国五十年在现址动工,两年后落成启用,同时聘请开证法师前来领众共修。在开证法师的领导,以及莲友共同努力之下,很快地会址已不敷使用,于是经过规划,决定兴建大雄宝殿,

  • 丰田慈善堂 丰田慈善堂

    慈善堂位于内埔乡振丰村,主祀观音佛母。兹端慈悲善德,菩萨诞辰于日据时代日人恶行霸道百姓飢寒交迫,民不聊生,尚且毁神欺民,菩萨驾临降福基隆紫云寺蒙庆大德邱沐堂、吴福乾两位先贤大慈大悲感恩,将菩萨藏存由基引奉暂时安基简陋之竹屋「西沟尾」,菩萨秉持灵验,救世众

  • 琉球灵山寺 琉球灵山寺

    灵山寺位于小琉球屿北方沿岸山崖,白沙尾码头左侧,当东港或中芸前往琉球之交通船驶近该屿时,首先映入眼帘者,即此古色古香富丽庄严之寺观。该寺係于民国四十九年六月间,由陈乃等士绅募资所兴建,并蒙台湾省警备总部琉球职训三总队、海军实践队鼎力协助,历经三年,于五

  • 阿里山慈云寺 阿里山慈云寺

    慈云寺,本名阿里山寺。曾于2001年文建会《历史建筑百景》甄选活动中列名。根据该寺重要文物〈铜钟〉上面,第二任住持坪井朴龙撰写的〈钟铭〉,这样记载『大正四年春,默仙永平翁,杖锡登此山,爱说似鹫峰』。民国八年,阿里山初期开发之际,日本曹洞宗管长《管长:

  • 丰原慈云寺 丰原慈云寺

      丰原慈云寺为一佛教胜地,其整体建筑外观不像一般的传统佛教寺庙,倒有几分回式建筑的感觉。慈云寺给人的印象是庄严肃穆的,且四周环境优雅使人身在其中便有一种浑然忘我的心灵感触。慈云寺祭祀的为观世音菩萨,其建立于日本统治时代末期,圆形屋顶为其建筑特色。

  • 恒春五公寺 恒春五公寺

      五公寺早年由赵全老居士所创建,此人乐善好施,年少时,无意间识得《五公识书》受其感化靡深,能裨益众生,同沾法雨,故择地于垦丁大山姆山之石牛溪,住家为寺址,设坛,并从事佈教,碍于住家狭隘,故决定移至今之恆南路48号现址,则于五十年十月启建,经半载于五十一

上一页 1.. 6 7 8 ..20 下一页20转到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