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寿
  • 注心赋

    注心赋

  • 万善同归集

    万善同归集

  • 宗镜录

    宗镜录

  • 般若无相不受一尘,云何广辩四缘及诸因果? 般若无相不受一尘,云何广辩四缘及诸因果?

      夫佛道正法,皆从缘生。故云心法四缘生,色法二缘起。若执不从缘生者,皆非正法,悉属外道自然邪见。且心之一法,若无第一因缘者,无有亲生现行果之义,则诸法不成立;若无第二等无间缘者,则无开导引后生义,无有相续,全成间断

  • 宗镜录序

    宗镜录一百卷 宋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宗鉴录序 左朝请郎尚书礼部员外郎护军杨杰撰 诸佛真语。以心为宗。众生信道。以宗为鉴。众生界即诸佛界。因迷而为众生。诸佛心是众生心。因悟而成诸佛。心如明鉴。万象历然。佛与众生。其犹影像。涅槃生死。俱是

  • 万善同归集卷第一

    万善同归集卷第一 夫众善所归。皆宗实相。如空包纳。似地发生。是以但契一如。自含众德。然不动真际。万行常兴。不坏缘生。法界恒现。寂不阂用。俗不违真。有无齐观。一际平等。是以万法惟心。应须广行诸度。不可守愚空坐以滞真修。若欲万行齐兴。毕竟须依理

  • 注心赋卷第一

      注心赋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述  觉王同禀。  楞伽经。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又经颂云。如世有良医。以妙药救病。诸佛亦如是。为物说唯心。问。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既称心赋。

  • 宗镜录卷第一

    宗镜录卷第一 标宗章第一 详夫。祖标禅理。传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门。立诠下之大旨。则前贤所禀。后学有归。是以先列标宗章。为有疑故问。以决疑故答。因问而疑情得启。因答而妙解潜生。谓此圆宗难信难解。是第一之说。备最上之机。若不假立言诠。无以荡其情

  • 万善同归集卷第二

    万善同归集卷第二 台教云。疑者言。大乘平等。何相可论。今言不尔。秖由平等。镜净故诸业像现。令止观研心。心渐明净。照诸善恶。如镜被磨万像自现。是知不有而有。无性缘生。有而不有。缘生无性。常冥实际。中道泠然。欣戚不生。分别情断。虚怀寂虑。何得失

  • 注心赋卷第二

      注心赋卷第二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述  逆顺同归。行住不离。雨宝而摩尼绝意。演教而天鼓无私。  摩尼天鼓。皆无功用。无私成事。并况真心寂用无滞也。如还源观云。定光显现无念观者。谓一乘

  • 宗镜录卷第二

    宗镜录卷第二 夫诸佛境寂。众生界空。有何因缘而兴教迹。 答。一实谛中。虽无起

  • 万善同归集卷第三

    万善同归集卷第三 夫性起菩提。真如万行。终日作而无作。虽无行而遍行。若云有作即同魔事。或执无行还归断灭。故知自心之外。无法建立。十身具足四土圆收。虽总包含不坏内外。皆称法界岂隔有无。空中具方便之慧。不着于有。有中运殊胜之行。不堕于无。是以即

上一页 1 2 3 4 ..11 下一页11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