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寿
  • 宗镜录卷第十

    宗镜录卷第十 夫凡圣一心境界。如何是自在出生无碍之力。 答。一是法尔。二由诸佛菩萨行愿。三即众生信解。自业感现。又总具十力。一法如是力。二空无性力。三诸佛神力。四菩萨善根力。五普贤行愿力。六众生净业力。七深信胜解力。八如幻法生力。九如梦法生

  • 宗镜录卷第十一

    宗镜录卷第十一 夫所度之机无量。能度之法无边。立五行门。广辟贤愚之路。张八教网。遍摝人天之鱼。何乃以心标宗。能治一切。 答。方便有多门。则遐张八教之网。归源性无二。乃高峙一心之宗。是以病行。憩声闻于化城。儿行。诱凡夫于天界。兼但对带。俯为差

  • 宗镜录卷第十二

    宗镜录卷第十二 夫唯一心法。云何教中广立名字。 答。如来名号。十方不同。般若一法。说种种名。解脱亦尔。多诸名字。故大般若经云。如一切法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

  • 宗镜录卷第十三

    宗镜录卷第十三 夫前已明一心理事无碍。今约周遍含容观中事事无碍者。如法界观序云。使观全事之理。随事。而一一可见。全理之事。随理而一一可融。然后一多无碍。大小相含。则能施为隐显。神用不测矣。乃至欲使学人。冥此境于自心。心慧既明。自见无尽之义。

  • 宗镜录卷第十四

    宗镜录卷第十四 夫释迦文佛。开众生心。成佛知见。达磨初祖。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体此一心。云何是成佛之理。 答。一心不动。诸法无性。以无性故。悉皆成佛。华严经云。佛子。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皆同

  • 宗镜录卷第十五

    宗镜录卷第十五 问。既博地凡夫。位齐诸佛者。云何不具诸佛神通作用。 答。非是不具。但众生不知。故华严宗云。诸佛证众生之体。用众生之用。所以志公和尚歌云。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义。他家文字有亲疏。莫起功夫求的意。任踪横绝忌讳。长在人间不居世。

  • 宗镜录卷第十六

    宗镜录卷第十六 夫即心成佛者。为即真心。为即妄心。 答。唯即真心。悟心真故。成大觉义。故称为佛。 问。若即真心。有何胜义。若即妄心。成何过咎。 答。毕竟空门。理无眹迹。分别之道。事有开遮。妄心者。从能所生。因分别起。发浮根之暂用。成对境之妄知

  • 宗镜录卷第十七

    宗镜录卷第十七 夫成佛之理。或云一念。或云三祇。未审定取何文。以印后学。 答。成佛之旨且非时劫。迟速之教。属在权宜。故起信论明。为勇猛众生。成佛在于一念。为懈怠者。得果须满三祇。但形教迹之言。尽成方便。楞严经钞云。劫者。是时分义。而有成住坏

  • 宗镜录卷第十八

    宗镜录卷第十八 夫诸佛法身。普遍众生心。既同一心。云何有现不现。 答。常现无不现时。或于一尘顿现。无不具足。或于诸尘普现。无不周遍。一处顿现者。如来眼睫。文殊宝冠。弥勒阁中。普贤毛孔。净名室里。摩耶腹中。芥子针锋。近尘远刹。各各顿现。如文殊

  • 宗镜录卷第十九

    宗镜录卷第十九 夫如上所说。祖教同诠。凡曰有心。皆得成佛。如今现见众生。何不成佛。 答。若以众生眼观。只见众生界有余。若以佛眼观。乃知诸佛界无外。故知无明妄风。鼓心海而易动。本觉真性。睡长梦而难惺。是以首楞严经云。汝之心灵。一切明了。未曾暂

  • 宗镜录卷第二十

    宗镜录卷第二十 夫正因佛性。众生共有。经云。不由观智所显。则道常披露。云何异生。迷而不悟。 答。智论云。众生心性。犹如利刀。唯用割泥。泥无所成。刀日就损。理体常妙。众生自粗。能善用之。即合本妙。又譬如一器中水淡味恒然。若着甘草则甜。下黄连则

  • 宗镜录卷第二十一

    宗镜录卷第二十一 夫一切真俗等法。各有理事。通别行相。果报历然。云何一向就己消融。未入斯宗。恐成空见。 答。得本方了末。执末则违宗。若不观心。法无来处。若但修有为事行。不达自心无为。则迷事失宗。果归生灭。若体理行事。双照无违。只恐一向偏修。

上一页 1.. 3 4 5 ..11 下一页11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