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法师
  • 识得平常心,一切处都是道 识得平常心,一切处都是道

      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州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

  • 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打七这一法是克期取证最好的一法,古来的人根器敏利,对这一法不常表现。到宋朝时始渐开阐,至清朝雍正年间,这一法更大兴。雍正帝在皇宫里也时常打七。他对禅宗是最尊重的,同时他的禅定也是非常得好。在他

  • 坐一支静香,种成佛正因 坐一支静香,种成佛正因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这回玉佛寺打禅七,真是因缘殊胜。各方信心男女居士们这样踊跃地来参加,种下这一成佛的正因,可说是稀有难得。释迦牟尼佛说《妙法莲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

  • 反闻自性,入三摩地 反闻自性,入三摩地

      今日是两个七的第二天。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各位来参加的日益增多,可见上海地方的人善心纯厚,福德深重,更可见人人都有厌烦思静、去苦趋乐的要求。本来人生在世,苦多乐少,且光阴迅速,数十年眨眼就过去了

  • 为什么佛说法49年却说自己未说一字? 为什么佛说法49年却说自己未说一字?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段心光,当下了无其事,还说什么修与不修。  试看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表显,出家访道,苦行六年证道,夜睹明星,叹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

  • 为什么你总是被境界影响缺乏智慧? 为什么你总是被境界影响缺乏智慧?

      我们心不在道,故被物转,而无智慧。若能痛念生死,全心在道,不分世出世法,不分别即不随情转,作得主。

  • 平常心即是道 平常心即是道

      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州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

  • 一位铁匠是如何做到预知死亡往生极乐的? 一位铁匠是如何做到预知死亡往生极乐的?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  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

  • 虚云老和尚揭秘:为啥所有出家人每半个月都要做这事? 虚云老和尚揭秘:为啥所有出家人每半个月都要做这事?

    比丘戒本  黑月白月诵两重戒法,这是世尊金口所宣。  【注1:佛陀制定戒律,要求佛教出家弟子每半月集合诵持所受出家戒戒条,名为半月布萨。】  【注2:白月、黑月是古印度历法中的概念。白月指从新月到满

  • 见到异性后想入非非怎么治?虚云老和尚支妙招 见到异性后想入非非怎么治?虚云老和尚支妙招

      至于六道轮回,淫为其本。三界流转,爱为之基。阿难尊者为众生示现,历劫修行几难免摩登伽之难(故事详见《楞严经》),所以示罪障之中淫为首要。  因淫损体,遂杀生补养,而盗妄等恶亦随之而生。  阿难

  • 两个字就能概括佛所说的一切法 两个字就能概括佛所说的一切法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 

  • 许多人好奇神通 我说它本不稀奇 许多人好奇神通 我说它本不稀奇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来此,无非希望得些益处。但若想得益,自须有相当行持,如徒挂空名,无有是处。  诸位须知现既归依,即为佛子;譬如投生帝王之家,即是帝王子孙,但能敦

上一页 1.. 10 11 12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