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法师
  • 虚云法师戒淫法语 虚云法师戒淫法语

      ○ 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瞋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美女在前:俗人的看法,是前面一枝花;禅和子的看法是,迷魂鬼子就是她。眼能如是不被色尘所转,其余五根都能不被尘转

  •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着,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

  •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楞严经》云:心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主。

  • 毁灭佛法的不是异教 是佛弟子自己 毁灭佛法的不是异教 是佛弟子自己

      俗有言:秀才是孔子之罪人,和尚是佛之罪人。初以为言之甚也,今观末法现象,知亡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佛法者,僧徒也,非异教也。今因答客问,一发所蕴。  问:现今更改佛历年

  • 参禅要想成功必先做到八字 参禅要想成功必先做到八字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实为参禅先决条件。  《参禅要旨》:只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所以,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释迦牟尼佛说的很多,最

  • 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

      人人念佛皆成佛 动静闲忙莫变差  念到一心不乱处 众生家是法王家  世人若真为生死念佛,贵先放下万缘。果能放下,情不恋世,于二六时中,将一句弥陀放在心里,念念不间,念来念去,心口如一,不念自念。念至一

  • 佛法世法无二无别,六根清净处处是道 佛法世法无二无别,六根清净处处是道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事呢?  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众说:你为我开田,我为你说大义。后来田已开了,师晚间上堂,僧问:田已开竟,请师说大义。师

  • 老实念佛 老实念佛

      今天是印光老法师生西十二周年纪念。各位都是他的弟子。在这里聚集一堂。饮水思源。追念师父。在佛法的道理上。师是法身父母。纪念师父。便是对法身父母的孝思。较之世间小孝。更有意义。  回忆我第一次与

  • 用功的两种难易 用功的两种难易

      用功的人有两种难易:(一)初用心的难易;(二)老用心的难易初用心的难易  初用心的难——偷心不死  初用心的通病,就是妄想习气放不下来。无明、贡高、嫉妒、障碍、贪、嗔、痴、爱、懒做好吃、是非人我涨满一

  • 明因识果自能放下 明因识果自能放下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  因果二

  • 三关和见处 三关和见处

      下手的工夫屡有变迁,唐宋以前的禅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彻悟了道,师徒授受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甚么实法不实法,平日的参问酬答,也不过随方解缚,就病与医而已。宋代以后的人们之根器就陋劣了!虽讲了很多,

  • 念佛与参禅的关系 念佛与参禅的关系

      现在这里的和平法会已举行几天了,我想趁这个因缘,把念佛与参禅的关系随便谈谈。以便给初发心学佛的人作个参考。  我们人生住在娑婆世界里,犹如在苦海中,因此没有一个人不想脱离苦海的,但脱离生死苦海

上一页 1.. 9 10 11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