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崇法师
  •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禅修,在今天似乎是神秘而又时髦的一个词。其实,它没有外面所传得那么玄乎,说起来,禅修,不过是一种简单的生活状态。我们人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个是必然的。如果你不想要这个结果,那就需要改变一种生活方式。

  • 有空务须静坐 静坐方能反思 有空务须静坐 静坐方能反思

    一、学佛入宝山不修空手还  现在的天气越来越冷,天气冷也是对我们抵抗能力的一个考验。戴洁老师刚刚教过,无论是天气炎热还是寒冷,经常做一些深呼吸,对身体大有裨益。  其实,平时之所以会感觉到自己身体

  • 灵山有路,“放下”是勤 灵山有路,“放下”是勤

    一、智慧不生,愚痴成性  大家知道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已经是非常的发达圆满。那么,儒释道的释也就是佛教文化,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为什么它能跨越数千

  • 清心静虑凝神想象 清心静虑凝神想象

    一、想象改变世界  想象,这种具有源泉性意义的创造力不仅对于小说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它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今天,就让我们从想象谈起。  渊源于生活的想象,有时候也会反过来主宰生活。一

  • 以清净的心灵去摆脱烦恼 以清净的心灵去摆脱烦恼

    一、法不孤起,道不虚行  佛法有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这句话很好地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律,亦即任何事物不可能孤立存在,只因众缘和合而存在,因众缘离散而消失。  法不孤起,仗

  • 洞见性灵此心光明 洞见性灵此心光明

    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个主题——此心光明。说这话的人是明朝的一位大儒——王守仁。王守仁是浙江余姚人,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是历史上不世出的真三不朽者(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

  • 放得俗人心下,方可为丈夫 放得俗人心下,方可为丈夫

    一、常行观照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一般到寺庙的行程就是烧香拜佛,或者请法师做佛事,很少有机会来了解佛教文化,更少有机会来分享佛教的智慧与思想菁华。当然,对于佛教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都

  • 修百世禅方见菩提 修百世禅方见菩提

    一、扫尘观心——面壁观指导语  (按:指导语宜采用平缓、安和的语调,以此发挥慈悲、智慧的能量,在必要处要为修行者留下充分的静观时间。)  请各位同修将手中所有东西都放下。一切放下,万缘休息,面对墙壁

  • 禅与身心对话的艺术 禅与身心对话的艺术

    一、说给内心听的莹洁絮语  今天我们来谈谈禅。  现代生活高速运转,使人身心煎迫。如何在这种生活中适时给自己做减法,使自己归零归空呢?禅修是一种可行之法。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众生身处红尘之中,外物

  • 花花相应 叶叶相当 花花相应 叶叶相当

    一、心安住处身安住  人在世间生活,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种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  能够安心于自己的生活状态,真是最美好的一件事情。心安住处即是身安住处,这种身心同在的栖居方式中有莹洁浩瀚的星辰,有缤纷

  • 以正见指引人生的正确方向 以正见指引人生的正确方向

      正见就是正确的知见,这是佛教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样事业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都是离不开正见的指导。在中国古代,群臣朝拜的殿堂,其正中就高挂着上书正大光明的匾额。我很喜

  • 换个眼光看世界 换个眼光看世界

    一、佛教——世界上最大的连锁企业  今天很高兴受邀参加连锁企业的座谈会。我经常和周围的朋友开玩笑说:我是世界最大的连锁企业的成员之一。只是我所在的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我以我的‘企业’为荣

上一页 1.. 9 10 11 ..16 下一页16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