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凯法师
  • 浅议中国佛教生态学的理念 浅议中国佛教生态学的理念

      当西方批判基督教的迟钝时,我们中国佛教界更是迟钝得可怕,可能都接近于麻木不仁。因为,每一个时代佛教的发展,都是要解决一个时代所面临的困惑,都要为这个时代的发展提供一种清醒的头脑。

  • 理性与激情——佛教信仰的特点 理性与激情——佛教信仰的特点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阿诺德说:诗歌拯救世界。“诗”与“思”,也许原本就是人的两种最基本的精神存在方式。“诗”是一种本能的、审美的方式,诉诸于情感;“思”是一种经验的、判断的方式,诉诸于理性。

  • 慧思立足禅波罗蜜形成天台止观雏型 慧思立足禅波罗蜜形成天台止观雏型

      《大智度论》又称为《大智度经论》、《摩诃般若释论》、《大智释论》、《释论》、《智度论》、《智论》、《大论》等,因此在隋唐佛教著作中,研习《大智度论》的学者经常被称为智度论师、北土智度论师、关东智

  • 中国佛教界在环保操作上存在的问题 中国佛教界在环保操作上存在的问题

      在整个世界都在呼喊重视环保的时候,佛教界似乎也极力喊出我们自己的声音。但是,我们佛教界又为环保做了哪些工作呢?去栽一些树,都是民工已经挖好坑,然后我们这些高僧大德前往把树扶正,浇上水,然后我们向媒体宣传:我们佛教界重视环保,植树多少根。

  • 佛教在21世纪应担当什么使命? 佛教在21世纪应担当什么使命?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世纪,世界文明正在打破地域及时代的葛藤和隔阂,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将会深层次地整合,互相包容,从而使我们人类的智慧得到质的飞跃,迈入地球一家的地球村时代。随

  • 随缘、随意、随遇、随喜 随缘、随意、随遇、随喜

      缘份这东西不可强求。该你的,早晚是你的:不该你的,怎么努力也得不到。但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绝望 不要放弃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生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爱和被爱的成熟。当真爱来临,果也就成熟了。

  • 从佛教看“非典” 从佛教看“非典”

      人类正在面临着非典的灾难,防治非典成为全国上下乃至全世界极端重要的工作。非典如同一种神秘的力量,严重地干扰着人们的生活。佛教,一种具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宗教,似乎也正在遭遇非典的袭击。封山、封

  • 反思自己与无悔人生 反思自己与无悔人生

      人,是很容易犯错误的,俗话说:“人非圣贤,敦能无过”,关键在于能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与过失。我们对圣贤的崇敬,可以跪拜在他们的脚下,表达自己的虔诚与恭敬。但是,我们是否有勇气跪倒在自己的脚下,这并不是把自己作为敌人或被自己打倒,这是理性地分析自己的过错

  • 玄奘与摄论学派 玄奘与摄论学派

      瑜伽行派的唯识学传入中国,以三大翻译家──菩提流支、真谛、玄奘为中心,从而形成地论学派、摄论学派、唯识宗⑴,前二者称为“旧译”,后者称为“新译”。从唯识思想来看,摄论学派祖述无著、世亲之学而推阐,称为“古学”;玄奘则是继承陈那、护法的思想,称为“今学”。

  • 佛教缘起智慧的思维模式 佛教缘起智慧的思维模式

      法是佛法的根本与核心。佛教的形成,来源于佛陀的觉悟与佛陀在世间示现说法。佛陀觉悟真理,证入大涅槃,这是自利;度化众生,使众生逐步证入涅槃,这是利他。法是佛法的内容,而佛与僧是法的体现者与实践者

  • 真正的布施功德不是来自受施者的回报 真正的布施功德不是来自受施者的回报

      真正的布施功德不是来自受施者的回报,而是在布施的那一刹那,我们的内心充满着欢喜,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仍然享受着这份欢喜,这是最大的回报,也是布施最大的功德。  布施供养的原则:不自恼,不恼

  • 心的无常,对于念头应该“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心的无常,对于念头应该“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楞伽经》中说,譬如巨大的海水波浪,这是由猛风所吹起的,洪水波涛鼓动着冥壑,从来没有断绝的时候。我们的藏识就像大海一样,宽广而又包容万千,由于境界风所吹动,所以才有种种诸识波浪,腾跃而生起。我们的心就像大海一样随着外界的风的吹动,掀起各种各样的波浪

上一页 1.. 8 9 10 ..13 下一页13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