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汉传法师
  • 《金刚经》功德颂_持诵金刚经的功德利益

    金刚经功德颂 金刚经功德颂序 六度者,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要法也。然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五度无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不得称为波罗蜜。而般若如心,五度如身,般若无五度,亦不能究竟到彼岸,不得称为波罗蜜。若二者具足,则一一度皆可究竟到彼岸,皆得称为波罗蜜也

  • 金刚经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说

    金刚经圆明五眼。洞彻三心一段。乃解上文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之义。谓众生所以为众生者。为有妄心故也。三心既不可得。众生岂复可得。众生不可得。谁为能发之人。三心不可得。何为所发之心。故曰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又妄心不可得。则全妄即真。众生不可得。则全生即佛。果

  • 世尊圣者自在菩提萨埵怛嚩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第1062部

      世尊圣者自在菩提萨埵怛嚩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SD-D5B5 gif>na mo ra tna tra yā ya SD-D7C4 gif>na ma? ā rya va lo ki te ?va rā ya  bo dhi sa tvā ya  ma hā s

  • 黄念祖:《金刚经》一滴

    以一九八七年在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一、小引 很荣幸,也很振奋,在华盛顿会见这么多位深有信根,发心真诚的佛教同信同修,是殊胜因缘。我很惭愧,自己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大家的期望。我们在华盛顿一起研究释迦牟尼佛的遗教,今天这一会是最后一次,因为

  • 慈舟老人与我

    慈舟老人与我 白圣法师 慈老生于逊清光绪三年,俗家姓梁,湖北随县人,父讳礼简公,法名真法,母黄太夫人,法名寂智,均系五戒居士。老人既出生在佛化家庭,自小对于佛法即受熏习,成为一虔诚的佛教徒。幼年时饱读儒书,兼研佛学;年二十四岁即为乡里学子设塾,自任教师

  • 如是纪念云公老人

    如是纪念云公老人 释白圣 每当一代大师示寂,感召人天悲泣,鸟兽哀鸣,草木衰落。这在凡情自属难免。然佛陀双林示寂的时候,却也有不流泪的人在。因为“生者必灭”,法身原无来去。菩萨降生,也是随缘赴感,来来去去,本无去来,无非是化导众生的方便表演,亦如伶人登

  • 佛法的理性谈

    佛法的理性谈 白圣 一理性的沉没 理性就是真理自性之谓也,其原意有“本觉悟性”与“功德法性”之分别,(犹如儒家所谓道德 心,恻隐心,和王阳明所说的良知良能的心性相似)。 佛陀最初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本觉悟性)德相(功德法性)只因妄想

  • 佛法与辩证法

    佛法与辩证法 白圣 一、辩证法是什么 辩证法这东西,到底是什么一回事,能值得学术界,思想界这样的注意和推崇,记得在二十年前,曾经风靡一时,后就不大为人们们所注意了。现今我国元首属目此一问题,一般哲学先生们忽又引经据论,发挥起这个问题来了,思想与革命亦

  • 佛教布施主义

    佛教布施主义 白圣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义日同盟,人们只知道是墨索里尼,希特勒,以及日本军阀们的生性好斗, 以致才有如此残败的结果,其实不尽其然,因为残败的真正因素,并不在已经形成外表的战争,而是 在尚未成为战争事实的幕后有一句“贪”字,在那里作发动

  • 大乘菩萨的行修——四无量心

    大乘菩萨的行修——四无量心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大乘菩萨的行修,也就是修行菩萨法必须要把握的法要。所谓修行菩萨法,我们不能以在家或出家来分别;菩萨这个名词,梵文叫「菩提萨埵」,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觉有情」。这个词语很难理解,所以我将它以白话的方式诠释

  • 大乘菩萨的行修——六波罗蜜

    大乘菩萨的行修——六波罗蜜 今天晚上我介绍六波罗蜜,在菩萨的修行法中,昨天已介绍了要如何培养「四无量心」。但在行修的道理上,我们要以「六波罗蜜多法」作为依归。 「波罗蜜」一般佛学辞典译为「到彼岸」,在字义上是没有错,但并不能表现其法义。既然修波罗

  • 自我行为的修养与生命价值观的展现

    自我行为的修养与生命价值观的展现 各位贵宾、各位在家菩萨: 这次佛学讲座本来昨天就要和大家见面,可是天公不作美,只好延到今天晚上。不过,没有关系,我准备把这两个题目综合起来,用一百二十分钟的时间,和大家一起谈谈。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怎样修养自己去面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3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