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
  • 五停心观 1

    五停心观 7月17日 各位善知识,各位法师(请放掌)!今天非常的吉祥,禅七现在开始了。 本寺的大和尚圣印长老,他的大悲愿力,出现这样的清净道场,举办禅七的法会,这是非常值得赞叹的。各位法师肯抽出来时间到这儿来参加禅七,也是非常值得赞叹的。我们出家人发心修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2

      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着。  这是十章里面的第一章,具五缘,是持戒清净。天台智者大师他说

  • 教义抉择篇

    佛学问答四篇-教义抉择篇玅境长老答 编辑室整理问:目前有一些有名的南传禅师说:定内不能修观,要在定外修观。请问长老的看法如何?又二禅以上名「无寻无伺」,是否二禅以上即无法修观?答:在止没成就之前,谈不上定内

  • 八识规矩颂讲义(2)

      八识规矩颂讲义(2)  「崇重贤善」和「轻拒暴恶」对比起来,似乎崇重贤善比较容易。我们对佛菩萨,有道德的人,我们生恭敬心,对佛所说无量无边的佛法,或世间的善法,我们生欢喜心,生恭敬心,照理说也不是

  • 五停心观 2

    7月20日 我们昨天把不净观的文念了一遍,若是想要学习不净观,《瑜伽师地论》上面这不净观的文,我感觉比较完善一点,就是完备一点,比其他的地方说得圆满一点。可以常常地读,把它背下来更好。你常常的这样子修习、常常静坐,常常这样子练习、思惟、观察,久了,它就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3

      如禅经偈中说: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冤入丘冢,虚受诸辛苦。  这个诃五欲,一条一条的说完了,总说五欲的障道的情况。这以下智者大师又引禅经中的偈,来说明这个道理。就是《治禅病秘要法经》,在大

  • 净土念佛篇

    佛学问答四篇-净土念佛篇玅境长老答 编辑室整理问:有人说:「念阿弥陀佛就是止、就是观!」这种说法对吗?答: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的《阿弥陀经》:「若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意思就是教人持念佛的名

  • 八识规矩颂讲义(3)

      八识规矩颂讲义(3)  我们所有相信佛法的人,我们去学习佛法,当然前五识有帮助。但主要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学习佛法,一开始就是资粮位,或者说是「外凡位」,再进一步就是「加行位」,或者说是「内凡位」

  • 五停心观 3

    7月22日 云何风界?风界有二:一内、二外。 「云何风界?风界有二:一内、二外。」这是界差别观:地、水、火、风、空、识六界。前面地、水、火说过了,这底下说风界。风界有二种:一种是内,一种是外。内风界是什么呢? 内风界者,谓此身中内别风性,风飘所摄,轻性动性,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4

      一调食者: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  「第一、调食者:夫食之为法,本为资身进道;食若过饱

  • 妙境法师文章

    妙境法师文章

  • 生活实践篇

    佛学问答四篇-生活实践篇玅境长老答 编辑室整理问:在家居士应如何调伏淫欲?答:还是要修不净观。但其中还有一个问题──你若观察你所爱的人,不净观不能现起;而欲心生起,不净观就修不来。那怎么办呢?先观察自己是不

上一页 1.. 5 6 7 8 下一页8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