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
  • 知足常乐 惜福感恩——新年新愿望

    知足常乐.惜福感恩 --新年新愿望 秋去冬来,不觉又迈入新的一年。 公历1月1日元旦是全世界人民普天同庆的日子。然「元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其中又蕴含着什么意思呢?原来在汉语里,「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是象形字,在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就已出

  • 金蛇报喜 共贺新春

    金蛇报喜.共贺新春 龙年过去,喜迎蛇年。蛇在民间习俗中,又称「小龙」,象征灵敏、机警与活跃;十二生肖之中,龙和蛇可以说同一类,龙代表勇猛,蛇代表柔韧;然刚者易折,太柔者则失主见,是故必须刚柔并济,如此便无往而不利。 蛇含瑞气报春华 今年是佛历二五五七年岁

  • 菩提眷属 和乐家庭——佛化婚礼的意义

    菩提眷属.和乐家庭 ——佛化婚礼的意义 近年佛化婚礼日渐流行並普及,以下两个有关佛化婚礼的问题,是最近(1月14日)接受《香港商报.文化东方周刊》访问时所作之回答,感覺颇有意思,现特别刊出,期与诸网友、读者们分享: (一)、目前两岸四地都有佛化婚礼出现,台湾

  • 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前言 人生在世,谁不为名?谁不为利?古语云:「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能看破名利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据《清代皇帝秘史》载,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江苏镇江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流,船来船往,人声鼎沸,热闹非

  • 弘扬佛教文化 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弘扬佛教文化.促进公民道德建设(上)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西方寺方丈宽运法师 接受《人民政协报》专访(2013年3月9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中华民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

  • 以佛法净化人心 建设和谐社会

    以佛法净化人心 建设和谐社会 --宽运法师接受《紫荆》杂志专访 农历癸巳年正月初六日(2013年2月15日)上午,香港紫荆杂志社副总编辑张力平先生及编辑黎知明先生,专诚到西方寺拜访宽运法师,就有关佛教如何在现实社会中积极发挥其济世利人之作用,从而达致建设和

  • 父母恩重说孝道

    父母恩重说孝道 ──西方寺《万佛宝忏》法会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慢慢的吃,非常高兴有这么多的居士来参加我们的《万佛宝忏》法会;大家都非常发心,所以很想借着中午的时间,为大家讲讲开示,鼓励、鼓励大家好好的拜忏。这拜忏的功德呀,实在非常、非

  • 宏开普度之门 大启无遮之会

    宏开普度之门.大启无遮之会 ──东林念佛堂清明思親「四圣六凡冥阳两利祈福息灾吉祥水陆法会」 开坛剪彩暨洒净仪式 公历2013年3月25日至31日(农历癸巳年二月十四日至二十二日),东林念佛堂爰例举行一年一度的「四圣六凡冥阳两利祈福息灾吉祥水陆法会」。参加

  • 同结胜缘 共沐佛恩

    同结胜缘.共沐佛恩 ──东林念佛堂清明思亲 「四圣六凡冥阳两利祈福息灾吉祥水陆法会」圆满结坛 公历2013年3月31日(农历癸巳年二月二十日),东林念佛堂七昼夜慈悲道场清明思親吉祥水陆法会最后一天,是日佛光普照,祥霞满天;内坛佛事早上上圆满供、烧圆满香;下

  • 以香供佛

    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又谓「心诚则灵,有感必应」。供佛最重要即在于这念心是否真诚,以清净、至诚的心所作的一切,其功德都是不可度量的。我们为了感念诸佛菩萨的恩德,并表达对他们尊敬之意,通常会拿最好、最珍贵的物品来供佛;比如说,用斋之前,我们最先

  • 悭贪贫穷 布施获福

    悭贪贫穷.布施获福(一) 通常,一般来说,到寺庙参拜的人,大部份都离不开求财、求福;这种愿望到底能不能达成?能。答案是肯定的。佛家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所说的,其实就是一个因果的道理,所谓「种瓜就得瓜,种豆就得豆」,我们所造的是什么因,将来就会得到

  • 沙弥的发心

    沙弥的发心 我们经常听到佛教徒劝人要发心,到底什么是「发心」?发心就是「发菩提心」,也就是愿求无上菩提之心。诸多经典中对发心都有说明,如《涅槃经》三十八曰:「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华严经》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无量寿经》下云:

上一页 1.. 8 9 10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