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魔——师父在北京天开寺开示一位陷入情网的女士(2010-05-16)(弟子根据录音整理)居士:就是我喜欢上一个人,然后他就是跟佛有一些缘份,我是因为他的原因学佛的,因为双方都有家庭嘛,所以只是经常会沟通一下思想,没
悲魔和慈心弟子:悲魔和因慈心而流泪有什么区别?宽见法师:很简单啦!悲魔是我执啊,慈心是无我啊!就这么一个就这么一个区别。悲呀,哎呀好可怜呐,这个悲呀,悲是因我执而产生的,慢慢去体会啊。慈心则是无我。有我的慈
永远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不要太多疑弟子:我做了很多的错事,我一直觉得与我爱人有关系,与我哥哥有关系。宽见法师:多疑啊。人就是这样的,没有学佛往往就是这样的,疑心重。听说过邻人丢斧的故事吗?有一个樵夫砍柴的,有
如何面对母亲去世的痛苦弟子:三年前我母亲去世了。我总觉得心里很不舒服,我们是姐妹五个兄弟一个,六个孩子,没有一个送上终,没有一个见上面,如果有轮回的话,我很想知道我母亲现在在哪?好不好?宽见法师:其实啊,你知
皈依后要天天做功课吗?弟子:皈依以后,平常天天用拜佛念经吗?宽见法师:打个比方来讲,你要上学了以后,你必须要天天读书吗?必须要天天做作业?必须要天天要求自己吗?必须吗?弟子:读书是应该的。宽见法师:不见得啊,你
弟子:皈依了之后就不能杀生,但是,蚊子,啪!一下,或者说蟑螂,弄死了,不管是有意无意的吧,它们也是一个生命,这会不会是一种罪业?宽见法师:实际上是这样子的,在我们没有明白事理以前,其实我们做错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这
面对无常,我为什么会害怕?(根据录音整理)弟子:我是街道管委会的,我们小区每死一个人,我都会跟着去火葬场参加送殡。虽然没有皈依,但我接触佛法已有两年多了,每次去心里都默念阿弥陀佛,每次都挺好的。这次去世的是
逃避(根据录音整理)——对一位害怕上班的弟子的开示弟子:师父,我不想上班了。宽见法师:我先听听你的想法,什么原因使你做出这样一个决定的?弟子:可能我现在的想法是错误的,但是我确实觉得上班挺浪费时间的。我很多
去世的丈夫为何不把我带走?——宽见法师耐心开导一位痛失丈夫的濒临崩溃的女子居士:我的丈夫是在给人治病的过程当中走的。这边给人扎着针,这边给人揉着按着,自己躺那儿就没起来。心肌梗塞。我的这个劲儿老是过不
弟子:为什么现在水源这么枯竭,到处是干旱?宽见法师:人的贪欲之火把它全烧干了,贪欲之火啊!毫无节制啊!人想战胜这个自然,水毫无节制地用,不懂得珍惜啊。过去很讲究不浪费啊,珍惜啊。我们现在这种美德沦丧了啊!不爱
居士:请问师父,怎么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和念佛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宽见法师:首先肯定没有矛盾,肯定会互相促进。但你要问我什么是明心见性,我不懂。你要真想懂啊,你要问名词解释,可以从网上去查。如果你要问怎样明心见
居士:父母不信佛,让我去做杀生之事(洒农药),自己应该如何做?宽见法师:撒农药的确是杀生,你能问这个问题很好,说明你真的是把佛法听到心里头去了,我们到底要不要撒农药呢?我想是这样子,其实从根本上来讲,以不撒农药
觉醒法师,1970年5月生,辽宁锦西人,1985年依上海玉佛寺监院欣一法师出家,同年5月于玉佛寺受三坛大戒。1985年9月至1991年7月在上海佛学院学习,受到真禅等长老的称赞。1999年11月荣升上海玉佛寺方丈,2002年9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11月当选为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
刚晓法师,1971年出生于河南宜阳。1990年于灵山寺依绍梵法师披剃。1992年至安徽九华山佛学院,担任过九华山佛学院《甘露》主编、九华山佛学院教务长等。2001年至杭州佛学院,先后任杭州佛学院佛学研究所副所长、佛学院教务长、常务副院长。2006年当选为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任《因明》执行主编。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这没有什么可疑惑的。睡和醒,这是我们妄念的产物,实际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白天的清醒仍然还是在梦中,所以白天和夜晚做梦,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但往往睡眠的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处在一种休息状态,然而我们深层意识、独头意识还在起作用。所以我们如果透过念
问:弟子总是过分在意别人的感受,深怕自己说的话或者做的事伤害到别人,弄得自己经常担心来担心去的,怎么办?
问: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济群法师答:轮回,其实是内心迷惑的显现,根源就在我们的心。换言之,在我们的凡夫心中具有六道众生的心理特质,当这些心理外化后,便呈现出流转轮回的种种状态
修习依止法,能为学人带来哪些殊胜利益呢?《道次第》总结为九点。1.得近佛位:如法依止善知识,能使我们迅速接近佛果。
现实中,不少佛子对“解脱”一词心存偏见,似乎这就是“自了”的代名词。当我们说到解脱时,许多人会觉得这个目标似有小乘之嫌。因为我们是以大乘自居,以菩萨学人自居,理应以利益一切众生为己任,而不仅仅是追求个人解脱。
佛,就是觉者,意味着生命的彻底觉醒。反过来说,众生就是迷者,是处在颠倒迷惑的状态。但我们不必气馁,因为佛陀已经告诉我们转迷成悟的方法。佛陀出现在这个世间的最大贡献,就是发现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自救的能力。
禅修所做的,就是帮助我们培养正念,把心带回到当下。这样,我们才能从情绪和妄想的缠缚中脱身而出。如何才能把心带回当下?佛教中,最基本的修行就是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也就是三种导向智慧的途径。其中,又以戒为基础,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
佛法以缘起看世界。这就告诉我们,每种想法和情绪既非无中生有,亦非一成不变,而是在特定因缘和观念引导下形成的。错误的观念,正是负面情绪产生的土壤。
所谓无明,就是看不清自己的内心,看不清生命的真相,看不清那些此起彼伏的念头是什么时候生起,又是什么时候占据我们的心。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