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
  • 什么是外息诸缘? 什么是外息诸缘?

      及达磨(达摩)示二祖云:“汝但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此达磨(达摩)最初示人参究之要法也。所谓“及达磨示二祖云”:这是达摩祖师开示二祖慧可大师说:所谓“汝但外息诸缘,内心无喘”:什么叫外息诸缘呢?

  • 把握当下,行动起来 把握当下,行动起来

      关于释迦牟尼佛的经历,我们给大家说过,他有过九种灾难:曾经被人家骂过;曾经被人家诬陷过;曾经释迦这个民族被毗琉璃王灭亡过;曾经走路的时候被木桩伤过脚;曾经被提婆达多用巨石砸过脚出血;曾经六年苦行;曾经空钵而返,托着空钵乞食

  • 除灭我慢难是什么意思? 除灭我慢难是什么意思?

      所谓“除灭我慢难”:几乎所有的人都有我慢,都觉得自己有相对了不起的一面;比如:我比别人早信佛,我比别人早认识某某高僧、活佛,我受菩萨戒的时间比别人早,我皈依的时间比别人早,我认识多少人……好像这些都是我们的资本,其实这本身就是我慢!

  • 本来无一物 本来无一物

      传至黄梅求法嗣时,六祖刚道得本来无一物,便得衣钵,此相传心印之的旨也。所谓“传至黄梅求法嗣时”:黄梅位于湖北省东南,是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及五祖弘忍大师参禅得道处,这里指五祖弘忍大师。在五祖弘忍大师寻找法嗣(接班人)的时候。

  •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同时更要“自净其意”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同时更要“自净其意”

      我们想一想,人生经常会有顺境、逆境,当然,在逆境的时候需要坚定,把它当作锻炼,在顺境的时候要学会感恩。这是佛法教给我们的启示。但是就世俗谛而言,如果说遇到顺境,那一定是我们前生福报积累的结果,所以今生享有这样的一个顺境;

  • 不轻未学难 不轻未学难

      所谓“不轻未学难”:就是不轻视比自己后来的学佛人。学佛二十年的人对于学佛十年的人而言,学佛十年的人是后学;出家三年的人或者学佛三年的人,对于刚刚出家或学佛的人而言是先学,而刚刚出家或学佛的人则是后学,但是先行者不可以轻视后来者!孔子说:后生可畏!

  • 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及六祖南还,惠明等追至庾岭夺衣钵,祖弃石上,明提掇不起,明云:“我为法来。”祖云:“汝为法来,但屏息外缘,不起一念,当为汝说。”明良久,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明即大悟。此是六祖第一示人参究之的诀也。

  • 人到无求品自高 人到无求品自高

      解脱就是没有烦恼挂碍的自在,我们今天很多人越学越不自在,为什么?因为没有智慧。如果越学我执越重,越学烦恼越重,那么我们就不是真正的学佛;而越学越简单,越学越放松,越学越自在,这才叫学习佛法的解脱;反之越学越累,越学越烦恼,越学越恐惧

  • 当机立断,不随波逐流 当机立断,不随波逐流

      故将一则无义味话,与你咬定,先将一切内外心境妄想,一齐放下。因放不下,故教提此话头,如斩乱丝,一断齐断,更不相续;把断意识,再不放行。所谓“故将一则无义味语,与你咬定”:所以拿一句没有意义的话让你抓住它,让你咬住它,不放松它。

  • 见性学道难 见性学道难

      所谓“见性学道难”:通过学习,佛法我们会知道,是:无常、无我、解脱,甚至于诸法实相(就是空相);我们也知道什么是佛性,真如法性是空性,是不可得性。而不可得,是因为一切都在变化、无常,都在飞快地离我们而去,我们自己也在变化,这是什么?

  • 为什么会不甘心? 为什么会不甘心?

      此正是达磨(达摩)“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的规则也。不如此下手,决不见自己本来面目。不是教你在公案语句上寻思,当作疑情,望他讨分晓也。”所谓“此正是达磨‘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的规则也”

  • 无愧于学佛与行菩萨道 无愧于学佛与行菩萨道

      我们再用龙树菩萨的道理给大家做一个总结: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什么意思呢?所谓“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如果我们不去耕耘,不去帮助别人,这是世俗谛,那么就没有办法得到解脱!所以我们要去结缘,要去帮助别人,要去担当,要去负责

上一页 1.. 16 17 18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