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文法师
  • 如何面对不善的心?处理不善心的方法 如何面对不善的心?处理不善心的方法

      处理不善心的方法,我在这里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首先你要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真正的朝自己心里看。要承认自己的烦恼:我的贪欲心、嗔恨心,甚至于我的愚痴:我不了解,有些东西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是对是错,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你要如实地承认它们的存在,

  • 第一讲 认识愤怒

    愤怒与忍辱 界文法师主讲,慈云记录 开场白 阿弥陀佛!今天下午的讲座主题是《愤怒与忍辱》。 忍辱,一般人不太喜欢,因为“忍字心头一把刀”,大家可能认为这是一个让人不舒服的话题。但是在菩萨道修习的六波罗蜜里边,忍辱又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愤怒的情绪是我们

  • 第二讲 佛教常见修忍方法简介

    第二讲佛教常见修忍方法简介 佛教里不认同愤怒的情绪。如果你想真正地把家庭关系搞好,把工作做好,让内心的喜乐生起,消除烦恼和痛苦,就必须在消除愤怒上下功夫,而不是在怎么忍气吞声上下功夫。我们必须学习一些修忍的方法。 对于修忍的方法,佛教的经论介绍得

  • 一、学佛需要循序渐进

    迈向成佛 ——略谈佛法修学的次第 界文法师 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因缘,跟大家一起探讨法义、交流学佛心得。 本届菩提静修营,主体内容是学习济群法师的《心经的般若正观》。我们在学习甚深的般若见的同时,也要了解广大行,修学才有完整的体系。所以,济群法师跟我

  • 二、我们怎样成为法器

    二、我们怎样成为法器 1、从做一个善人开始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当我们踏上成佛之路的时候,应该从哪里开始做起? 我要给大家谈谈我的一个看法,当然这也不是我个人的看法,它来源于经教:我们学佛,先从做一个善人开始。 这里有《中阿含经》第十卷里边的一

  • 三、寻找和依止善知识

    三、寻找和依止善知识 成为法器之后,接下来需要依止一位好的老师。《道次第》引用了这样一个偈颂:“知识需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 真正的善知识是有特征的,可以概括成四个方面。 第一,他要博通教理,对佛法有全面

  • 四、菩提道上三个层次

    四、菩提道上三个层次 学佛的过程,可以由浅入深地分为三个层次:下士、中士和上士。 下士的发心,是远离恶趣,希求世间安乐。修学的内容,主要是受持皈依、修学十善。所得的果报,会使我们不至于堕于恶趣,生于人天的善处。 中士的发心,是解脱轮回的痛苦,证入解脱

  • 五、注意几个核心要素

    五、注意几个核心要素 漫漫的菩提路,基本上就是这样。 最初的第一步,是从做一个善人开始。然后,寻找善知识。接下来,通过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不断地提升,不断地修行和完善。最终,通过菩萨道的修学,从凡夫到达成佛。这是一个完整的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4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