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真法师
  • 从“布施度”谈佛教慈善济世的救度功能

    从“布施度”谈佛教慈善济世的救度功能 觉真法师 据说,西方人研究了佛教以后,发出一声惊叹,说:“基督教是穷人的救星,佛教才是富人的救星”。此言缘何而发,我不甚了了。但是,我在为此次文化周准备这一论文时,却有了少少一点感悟。 “大慈大悲悯众生,大喜大舍

  • 心、内在动力、命运

    心、内在动力、命运 觉真法师 现在社会,有各种具际关系的危机:矛盾、纠葛、争斗、不平衡。为什么?最根本是自己心的迷失。 请找回自心吧,别到你惊觉时,大错已铸,后悔已经莫及。 有人强调运气。不错,生命历程中是有行运、背运。但是,运气从何处来?运气从人际关

  • 家有万金不富

    家有万金不富 觉真法师 老秀才“家有万金不富”,在于十个女儿各有盘算,只想着自己。老子的《德经》却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只有让别人得,你的价值才能体现。对于企业家来说,遵守游戏规则,按游戏规则游戏,就是利益最大化。而保证这个“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基础,

  • 知之一字 众妙之门

    知之一字 众妙之门 觉真法师 市场是没有记忆的,但投资者、经营者不能没有记忆。 这个记忆,实际上就是总结和反思。反思什么?不要迷误。人若认假为真,就是迷误。 只有求真、求实、求是,觉知本质,破除迷执,才能显真归真。 “知”这个字,可谓众妙之法门。 我很感

  • 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 觉真法师 我国着名女作家戴厚英,在她生前最后阶段,是如何走向佛教的?这是我一直想弄清楚的问题。读了不久前在上海出版的《人道与佛缘》一书,我才信服地弄明白了。 戴厚英说,她积五十多年的生活经验,深感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就是“安心”。心

  •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潜心学佛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潜心学佛 潘宗光教授,广东番禺人。伦敦大学化学科哲学博士学位,复获伦敦大学科学博士资深博士学衔。自1991年始,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1985年至今历任香港政府科技委员会创会主席等职,其工作对推动科技发展和培育人才

  • 佛教与城市文明

    佛教与城市文明 香港僧伽学院觉真法师 2010年5月,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一年一度的觉群文化周,以“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为主题,举办本届“迎世博学者论坛”。我接到通知的时候,正是我准备前往印度、尼泊尔开始朝礼佛陀圣迹之旅的前夕。 我的这篇论文的标

  • 佛教般若思想的现代意义

    佛教般若思想的现代意义 觉真法师 2001年11月6日晚,慧觉法师从上海玉佛寺打来长途电话,约我为《觉群丛书系列》第一辑(共6种)写其中的一种。他提出了详细的具体要求,如篇幅在8万字左右,2002年元旦前交稿,读者对象为初机学佛者,等等。我答应了,报的题目是"佛教

  • 香港佛教与内地佛教法乳一脉

    香港佛教与内地佛教法乳一脉 觉真法师 香港的六月,是灿烂;香港的七月,是精彩。 2007年6月、7月,香港佛教界四喜临门,五福俱臻。一喜:喜庆的佛诞节——佛诞公众假期施行九周年纪念,一连举行了四日的庆祝活动。二喜:香港佛教领袖、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八

  • 佛教《大藏经》散论

    佛教《大藏经》散论 觉真 一、《大藏经》述义 《大藏经》是一部佛教典籍丛书,也可视为一部佛经总汇。在梵文中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原词,它完全是一个由中国人创造出来的佛教概念其内涵存在着狭义与广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泛指世界上现存的巴利语大藏经、藏文大

  • 法性平等 依正不二

    法性平等 依正不二 觉真法师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先生在十七大报告中高瞻远瞩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赞扬。这一号召,及时、准确,意义重大,而且刻不容缓。 〝生态文明〞,提得极好,因为它深刻地概括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个不容

  • 《仁王护国经》的般若思想

    《仁王护国经》的般若思想 ◎觉真法师 仁王经的全名是《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汉译四种,首译为竺法护,译于西晋秦始三年(267),名《仁王般若经》。次译为鸠摩罗什,译于姚秦弘始三年(401),名《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三译是真谛法师,译于萧梁承圣三年(554),名

上一页 1 2 3 4 ..11 下一页11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