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臻法师
  • 《七佛通戒偈》浅释

    《七佛通戒偈》浅释 释昌臻 这首偈语是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用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只有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前三句话就概括了很多内容,把佛教的基本教理都包括进去了,这也可以说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纲领。作为佛教徒,我

  • 《佛教戒律学概论》序

    《佛教戒律学概论》序 释昌臻 戒、定、慧是佛法的纲领,而戒为基

  • 无尽的追思 永恒的典范(纪念先师离欲上人圆寂十周年 )

    无尽的追思永恒的典范 ──纪念先师离欲上人圆寂十周年 释昌臻 先师离欲上人离开我们已经十周年。但上人一生持戒修行,安贫乐道;弘法利生,慈悲济世的精神,永远给我们留下学习的榜样,永远指引和鼓舞我们在修行道路上前进。 上人一生自行化他的精神,同赵朴初居

  • 以戒为师 从我做起(在安居中浅谈持戒问题)

    以戒为师 从我做起 ──在安居中浅谈持戒问题 释昌臻 结夏安居是佛陀传下来的,利用夏季三个月时间,不外出参学,在寺内开展学修,自我反省,互相策勉,共同提高的学修制度。 作为丛林,早晚上殿,搭衣过堂,半月诵戒,结夏安居,是不可缺少的共修活动。报国寺这些年来

  • 一生行持精严 临终瑞应往生(记比丘尼通愿法师)

    一生行持精严临终瑞应往生 ——记比丘尼通愿法师 通愿法师(1913—1991),俗姓翟,祖籍山东,其父曾任国会议员、监运使、奉天省省长等职,母亲卒业于师范学校曾任小学校长。后来,其父母也先后出家。她于1937年毕业于北平大学经济系,因听讲佛经,历时二年,深有省悟,

  • 《一生解脱之路》序 《一生解脱之路》序

      佛所说一切法门,均为众生求得解脱。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但是,由于时节因缘不同,众生根机各异。如同治病,必须对症用药,方能获致良效。从这个意义上讲,则净土法门,实末法众生契时之对症良药,一生解脱的必由之路。

  • 百岁高僧无私奉献 千年古刹历劫重光(纪念先师欲上人圆寂一周年)

    百岁高僧无私奉献 千年古刹历劫重光 纪念先师欲上人圆寂一周年 释昌臻 一代僧离欲上人,圆寂已经一周年。上人一生精进修行,安贫乐道,广施化度,普济有缘。其思想品格,嘉言懿行,值得崇敬,值得学习。 离家修行 大彻大悟 离欲上人(1885-1992),四川省合川县泥溪乡

  • 心地与命运

    心地与命运 释昌臻 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华严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古德解释“心”字是:“三点如星相,横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圣也由他。”说

  • 净业禅师偈之启发

    净业禅师偈之启发 "昨日罗刹心 今朝菩萨面 罗刹与菩萨 不隔一条线" 南宋时代净业禅师,四川人。年青从事屠宰业,一天,准备杀一只母羊,幼羊把刀含着跪在地上,好似替妈妈求饶命。师一见深受感动,便舍俗出家。发大悲心,修菩萨行。大悟后,作此偈。 此偈提示了“相

  • 关于请人找冤家债主问题?

    问:关于请人找冤家债主问题? 昌臻法师答:首先,必须明确,我们无始劫来,所造恶业、所结冤对,不是几十几百,而是无量无边。明代高僧莲池大师的《净土发愿文》说得清楚: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

  • 关于陀罗尼被和光明砂问题?

    问:关于陀罗尼被和光明砂问题? 昌臻法师答:我们修净土法门,应以净宗经典和净宗祖师大德的开示为依据。净业行人以深信、切愿、老实念佛,为往生必具的三资粮。只要资粮具备,临终必定感弥陀愿力接引,往生净土。陀罗尼被和光明砂,作为一种助缘,虽可以使用,但不应

  • 精进念佛几天不睡觉,老年人可以修吗?

    问:精进念佛几天不睡觉,老年人可以修吗? 昌臻法师答:这事决不要勉强。否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也会引起老人家庭、儿女,和社会对佛教的不满,必须考虑对佛教的负面影响。 更多昌臻法师佛教问答 更多昌臻法师佛学内容

上一页 1.. 5 6 7 ..9 下一页9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