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臻法师
  • 持戒修行的楷模,弘法利生的典范—追思上昌下臻恩师

    持戒修行的楷模,弘法利生的典范 ——追思上昌下臻恩师 沐恩弟子 隆盎居士 隆萱居士 上昌下臻恩师于2009年12月26日8时20安祥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助念十二小时后身体柔软,顶有余温,面色红润,已于2010年1月2日茶毗火化,得五色舍利子、舍利花千余枚。 恩师于1

  • 净土是末法时期最契时、契机的法门

    第十三期净宗培训班讲话提纲 2009年3月 昌 臻 净土是末法时期最契时、契机的法门: 契合时节因缘:《无量寿经》,佛早已预言。 契合众生根机: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今天是末法时期,我们是末法时期的众生。从经典记载和大德开示,对这个问题应有明确认识。 《无量

  • 学佛从做人下手

    昌臻法师 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译,意译是“觉悟的人”,并不是神,也不是天生的。我们大家是“没有觉悟的佛“,我们是迷着的,但是我们的本性没有迷。佛揭示了这个奥秘: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这

  • 改命若要显奇迹,须在心田勤耕耘!

    改命若要显奇迹,须在心田勤耕耘!————改善命运的大根大本在于修心 释昌臻 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华严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古德解释“心”字

  • 财布施的“受益人”是布施者

    财布施的“受益人”是布施者 昌臻法师开示 种布施的善因,才能够得到富裕的福报。从因果规律来分析,我们用财富来布施,得到利益的是布施的人,而不是接受布施的人。这跟社会上的一般的看法恰恰相反。因为布施的人,一生享用的福报,绝不会因为他的布施而减少。 比

  • "念佛现世获十种殊胜功德"浅释

      一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尤其是末法时期的众生,人根陋劣,退缘很多。正如《大宝积经》所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证道果),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 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因果问题,属于佛教的基础理论,也是佛法的核心。不明白因果,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佛法。所以,弄清因果问题,是学佛的一个重要前提。下面分四个问题谈: 一、因果规律和它的重要性 因果,又叫业、因、果、报。业:梵文译音,意为造作、活动。指一切身心活动,包括身、口

  • 昌臻法师法语

    ○ 佛法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真相的法则。人生就是我们自己一生的问题。宇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的环境。 ○ 人生的意义就是利人,利人的范围越大,时间越长,那么你这个人生价值就越大。 ○ 要改变命运,并不是依靠别人,也不是求菩萨,而是依靠自己。佛菩萨教导我们应该

  • 重温印光祖师偈语的体会

    学佛的目的,是真为生死。了生死的捷径,是念佛求生净土。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人。弘一大师称之为三百年少见的高僧,并恳求为弟子。印祖一生专修专弘净宗,皈依者五十余万人。《文钞》广传海内外,影响深远。被尊为净宗十三祖。 印祖这首偈语,是对净

  • 以戒为师

    结夏安居是佛陀传下来的,利用夏季三个月时间,不外出参学,在寺内开展学修,自我反省,互相策勉,共同提高的学修制度。 作为丛林,早晚上殿,搭衣过堂,半月诵戒,结夏安居,是不可缺少的共修活动。报国寺这些年来基本上依教奉行。但是存在不如法如律的现象。希望同修

  • 以戒为师 从我做起

    以戒为师 从我做起 ──在安居中浅谈持戒问题 昌臻法师 结夏安居是佛陀传下来的,利用夏季三个月时间,不外出参学,在寺内开展学修,自我反省,互相策勉,共同提高的学修制度。 作为丛林,早晚上殿,搭衣过堂,半月诵戒,结夏安居,是不可缺少的共修活动。报国寺这些年

  • 转变全由心念

    转变全由心念——昌臻法师 因果既是有一定规律,可以认识的;但又不是刻板的。这和算命、看相的“铁板数”不同,那个是庸俗的“宿命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不能改。从佛法因果观来看,我们现在时时刻刻在受果报,时时刻刻又在种业因。因缘既可以改变,果

上一页 1 2 3 4 ..9 下一页9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