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法师
  • 起点与终点

    起点与终点 文/释本性 杏花春雨的江南,孕育着多少年轻人的青春梦想,我也不例外。 学佛三十载,为僧二十六年,专注于一件事——深耕佛学。这既是年轻时的梦想,亦是进入中年后金色不褪的誓言。 人生,是需要梦想的。尽管,人生有不同,或灰暗,或灿烂。 学佛,我很喜欢四弘誓愿偈: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就是梦想,其气象万千,可谓令人高山仰止。 梦想的设定,我想,起始点,一定要脚踏实地,终止点一定要高远。不踏实地,无以发力。不高远,无以成大器。在

  • 寄禅山水

    寄禅山水 文/释本性 近期,寄禅山水。 在一个地方,有一方山水,山千青,水万碧,高高的峰,一座一座,突兀于茫茫平原之上,长长的水,多少曲多少弯。穿行山水,多少去多少回。 山水之间,有一古刹,几块素砖,几片素瓦,几根素木,几尊佛像,几本经书,几位僧人。早餐,油饼,油条,莲子粥,豆浆。晚餐,黑米饭,罗汉菜,榨菜清汤。主事的老僧,好慈悲,好纯朴,会念经,会持咒,却看不懂字,他以最大的热情来接待我这个来自远方的客人,他甚至希望我给他推荐几位读过书的年青僧人,以便有人接班。隐身其中,与之为友,

  • 静凝水晶球

    静凝水晶球 文/释本性 法会期间,主法之外,闲得无一事,浏览了一叠的古书。 每日早起,空气清新,身心清凉,庭前花影摇乱;千年古石槽中,红鲤数只,悠游自在。其韵其致,仿佛月下桃花源谷。 踱上石阶,落步石雕群像之苑,劲松之下,栖坐一隅,身思静,心思定,绝尘虑,禅境起。 时余,寺之钟鼓渐声远,梵音渐丝缕。 回到丈室,静凝眼前的水晶球,仿佛,有老僧由远而近,由近而远…… 那老僧,精进过,松懈过;沉过,浮过;得过,失过。他悲,他喜;他哀,他乐;他欣,他愁。他说因缘,因果;他说无常,苦空。 他向往安心,

  • 我是禅花一朵

    我是禅花一朵 ——幽香山中,人迹绝至,归云落影,开谢自知。 文/释本性 近日,主法福州开元寺水陆空法会。 法会现场,各色鲜花,点缀诸坛,很是庄严与善美。人人见之,心生欢喜。 从鲜花,我想到禅花。 正如胡兰成一语点破——禅是一朵花。 禅的起源,多唯美

  • 心观何处

    心观何处 文/释本性 近日,第五届水陆空法会在进行。诸坛庄严,梵音延绵。众生欢喜,功德巍然。 诸大功德主,虔诚善美,感应龙天。衲 本性愧为总主法,感恩感动,欣慰赞叹。 为令各大功德主福德俱足之外,更添慈慧,特作此小文,以为供养。 水陆空法会,其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令众生免沉沦,促提升。 如何免?如何促?要做心的文章、要做身的文章。 佛陀告诉我们: 一、针对多贪众生,要令作不净观。 如,观身不净。试想,身之生净吗?之老净吗?之病净吗?之死净吗?观身,让人想到,只是秽聚而矣。说实在,我是

  • 修善四法

    修善四法 文/释本性 今,弟子供僧,问如何修善? 答曰:本人以此四法修善—— 与人为善 广结善缘 为善最乐 善始善终

  • 我的五一劳动节

    我的五一劳动节 文/释本性 僧诗不作红尘赋, 自有灵山入心来。 自1985年出家为僧,近半个甲子,不日,又将迎来五一劳动节庆。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劳动,除了被强迫之外,无论从哪个角度,皆应被肯定,佛教赞叹出坡,许多高僧就是在劳动中获得开悟。现代社会,享乐风行,往往排斥劳动。他们不知,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健康的高尚的享乐,就如佛家的禅悦一样。 劳动的人,我们称之劳动者、劳动人民。由于劳动者的因缘各一,心态各一,加上社会的复杂性、逼迫性,我们的劳动者,无论于何种劳动环境,于何种

  • 朝圣普陀山

    朝圣普陀山 文/释本性 观音信仰,是中国佛教的奇葩。舟山普陀,是观音信仰的圣山。 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上午,于寺主持系列法会。下午,从长乐经上海飞往舟山。 舟山普陀,又被称为南海普陀。此去,已是我第三趟前往。第一次去,许愿。第二次往,还愿许愿。这第三次,如第二次,但增上了一层。 有人说,朝圣普陀,一生之中,要去三次。其实,何止这数。许多少愿,就有多少还,就要多少去。这既源于观音的灵验,也源于我们朝圣者的虔诚。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不是吗! 通常,人们会说,普陀

  • 自古知兵非好战

    自古知兵非好战 文/释本性 战争,是矛盾的白热化,冲突的粗暴化。让人联想到:贪婪、疯狂、残酷、铁血、惨烈、毁灭,以及英雄与逃兵。 有人说,战争,是没有解决办法的最好办法。这是战争狂的口号。 也有人说,战争,是人类最高级的一种行为艺术。这是虐待狂的宣言。 佛教对战争是什么态度? 先看教主:佛陀认为战争源自贪嗔痴,为了优先权;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失败者,所谓胜利者徒增傲慢,所谓失败者沉溺忧伤;战胜千人千次,不如战胜自己一次;战争非战争所能制止,仇恨非仇恨所能止息;弱者忍了强者

  • 天灾与人祸

    天灾与人祸 文/释本性 暮鼓歇处,品读孔子圣典。这,让我想到3.11灾难。 3.11,对人类而言,这一天,黑暗,而对日本,更是漆黑。当日,地震,海啸,核泄漏。地裂,山崩,楼倒,房塌,泽国,火海,爆炸,核辐射。鸟坠、鱼死、人亡。哀叹、悲泣、痛哭。 灾难突发后,日本天皇明仁于3.16发表讲话,称:苦难的日子也许还会很长,但是,我们不要放弃希望,希望大家保重身体,为了明天,好好活着。而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于3.14则发出了“天谴”论,谓:私欲已成日本人的身份标志。美国人的身份认同是自由,法国是自由、

  • 借宿人生

    借宿人生 文/释本性 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多借宿人家。僧侣,更是如此。 借宿,我们自然会想到:此处非久留,只是借住,不是自己的,时时处处要谨慎小心对待,一声再见后也许永远不会再见。 凡尘俗世,娑婆世界,芸芸大众,无非,也是借宿人生。 佛陀早就告知我们:时空无际,无始无终。我们,于六道的轮回中,幸生为人,值得欣慰。但这人生,极其短暂,一来一去,一枯一荣,一生一死,只是生命长河中的一小段或一个点。 有一些人,由于感知人生借宿,便对人生失去信心与希望,价

  • 红炉片雪

    红炉片雪 文/释本性 《五灯会元》中,有句:去年今日时,红炉片雪飞。有人理解:红炉片雪,虽洁净,却短暂;虽有却空;似有若无;既辩证又矛盾。 人生,同样——红炉片雪。 回首前尘,浑如清又浊的梦,头绪尚未理出,便又昏昏沉沉觉觉醒醒。这荧光电火,一闪,便是几十年了。 晚间,于峨眉峰上,静听山风,柴房翻书。话说,无根禅师,曾经,不知自己在哪,地下找不着,水中寻不着,火中探不着,空中见不着,因此,了悟无我,从此不再寻找自我。阅此公案,回照自己,仿如隔世,也不知我在哪里,哪里是我,什么是我的前世

上一页 1.. 7 8 9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