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禅师
  • 有、无、非、空

    有、无、非、空 文:白云老禅师 今天跟大家谈“有、无、非、空”的法义,这四个字很重要,如果搞不清楚,根本没有办法了解经典在说什么。佛法总是教我们怎样去认识“有”、突破“有”,进而去发现不同于原有的我,最后还要做到连这个“有”也要清净。 先谈比较容易

  • 清净、庄严、淡泊

    清净、庄严、淡泊 文:白云老禅师 每天你们都会看得到“清净、庄严、淡泊”这六个字,这是千佛山佛研院的院训。“清净”的主题是谈“修行”,首先要知道一个大前提,谈清净总是离不开“学佛求解脱,能够证果位”。这“清净”谁都会念,也很容易解释,但是究竟要怎样

  • 环境的适应性

    环境的适应性 ── 摘自白云老禅师著作《白云深处》 常有人,抱怨环境,叫人难以适应。 有识之士,教人适应环境,不要教环境适应自己。 学佛的行者,强调不要带着规矩行脚参方,尤其是不可反对他人的规矩。 无论如何,任处何时何地,少不了都有“环境”问题;唯一不相

  •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 学佛法行者,固然须要有渊博的知识;但是,见闻知理,如果不能融和于现实生活中,历经事务的体验,完成落实的修养,则无异于纸上谈兵,不可能表现出成绩的饶益性。 华严经中强调“理事无碍”,其旨

  • 人际关系与说话技巧

    人际关系与说话技巧 文:白云老禅师 今天跟你们谈“人际关系与说话的技巧”。出家人,就是一个学佛的人,往往会因为学佛让自己变成一个怪人,为什么呢?大部分的情况是,对佛法、对佛教的行仪不是很熟习,所听到的都是:“你学佛了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好像硬要

  • 学佛方程式

    学佛方程式 白云禅师著述 当分别心生起时: 不要一味地计较或执着, 应该深入的认识或了解; 尤其要于中有所发现, 久而久之,必能自我突破。 例喻: 概念——陶瓷器物。 分别——茶杯。 计着——于中国的传统是泡茶的杯子。 可以泡咖啡,可以泡牛奶。 可以装饮料,

  • 想行之间

    想行之间 白云禅师著述 想行之间建立起间隔,乃系“色蕴”已经形成,“受、想”亦已生起变化,我意识发动了分别作用;此刻利用间隔,调理“受、想”,换取造作的空间,不至使“行、识”随缘境而有“成业”的危险性;此种修养是比较艰辛的,甚至太过争扎,因劳累而损害

  • 勿存妒忌与怨恨之心

    勿存妒忌与怨恨之心 白云禅师著述 妒忌之心旺盛,表示内在潜伏恶念。 怨恨之心旺盛,表示内在充满自卑。 学佛行者,应该化妒忌为进取的力源;在满心欢喜的心情之下,潜伏的恶念,必然会被祥和之气化于无形。 同样,怨恨之心,不仅会伤害道行;而且,有意无意中,总爱转

  • 应无所住心

    应无所住心 白云禅师著述 当贪欲之火升起,切莫任它随业风激动,赶紧藉“戒”功德水浇灌,便可以使五蕴清净,不至承受炽盛之苦。 当瞋恚之火升起,切莫任它随业风激动,赶紧藉“定”功德水浇灌,便可以使五蕴清净,不至承受炽盛之苦。 当愚痴之火升起,切莫任它随业风

  • 成就的喜悦

    成就的喜悦 白云禅师著述 成就感,不是名利的诠释。 成就感,是饶益众生的喜悦。 度众生的事业,是僧伽责无旁贷的本份;如同保全工作,肯定于勇猛精进的笃践行为之中;虽然,面对着太过繁琐的问题,有的甚至横蛮,不可理喻;但是,认清了责任的本身,原就是如此这般的话;

  • 来去自如

    来去自如 白云禅师著述 千佛山有两句话,谓: “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意思是说: 凡所有来者,一视同仁,无分门派;盖山门内,四事供养,来自虔信的在家菩萨;寺院是僧伽之家,任谁也可以挂搭,当无理由拒僧尼于山门之外。 不过,挂搭时,可以安心受信施的供养;离去,则

  • 推销烦恼

    推销烦恼 白云禅师著述 色身不安是烦,所谓烦燥。 情绪紊乱是恼,所谓恼火。 人类,拥有烦恼,制造烦恼,推销烦恼。 烦恼是一种业相,有轻与重的不同: 轻,是精神的骚扰者,也是情识的伙伴。 重,是构成迷惑的力源,也是展现觉悟的泉源。 烦恼是人类的敌人,颇具破坏力;

上一页 1 2 3 4 ..16 下一页16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