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照寺

寺院名胜 | 作者: [投稿]

夕照寺
夕照寺

  北京市广渠门大街往南就是夕照寺街,这条街得名于坐落在夕照寺中街的夕照寺。夕照寺坐北朝南,由山门、大雄宝殿、大悲殿、方丈院、后院砖塔等组成,其山门殿上有石额,上题“古迹夕照寺”。在明正统年间,兵部尚书于谦曾经到过此寺,寺僧普朗请于谦为其师古拙俊禅师所作《中塔图》题诗,题诗墨迹后来收在乾隆年间所刻的《三希堂石渠宝帖》38卷中。

  夕照寺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中街。存大殿两座,前殿3间,后殿为大悲殿。

  大悲殿西壁有《古松图》,是画家陈寿山于乾隆四十年(1775)所画;东壁为王安昆手书行草梁朝沈约的《高松赋》并跋。书画双壁,是夕照寺的文物珍宝。《古松图》和《高松赋》存北京文物研究所。寺为崇文区重点保护文物。

夕照寺-历史

  北京市 广渠门大街往南就是夕照寺街,这条街得名于坐落在夕照寺中街的夕照寺。夕照寺坐北朝南,由山门、大雄宝殿、大悲殿、方丈院、后院砖塔等组成,其山门殿上有石额,上题“古迹夕照寺”。在明正统年间,兵部尚书于谦曾经到过此寺,寺僧普朗请于谦为其师古拙俊禅师所作《中塔图》题诗,题诗墨迹后来收在乾隆年间所刻的《三希堂石渠宝帖》38卷中。

夕照寺-古松图传说

  这幅古松图还有一段故事。

  当年京师右安门弘善寺静观堂有陈香泉禹之鼎两君的壁画,观者如云。夕照寺恒吉法师十分欣慕,就请求陈寿山为夕照寺画古松,王安昆书赋。陈寿山作画时已年近八旬,乾隆四十年(1755年)六月九,时值盛夏,寿山解衣裸体,连饮三杯,然后作画,一气呵成。作画时,天下大雨倾盆,电闪雷鸣,庭水积尺余深,雨霁而画毕。寿山画笔,黑阴森森,满堂风雨,香客寺僧观之,心目清凉。安昆笔势挺秀,飘飘似有仙风道骨之气,与寿山之古松图并传不朽。

  如今重建的夕照寺不仅壁画传神,而且景色更为清胜,寺院曾是东南城最整洁的寺院。东院有挹翠轩,为云岩上人修道处。庭中有竹树小池禅房小舍,芬芳袭人。墙外环以杨柳。循小门入园,园中遍植丁香,杂以奇花异草,丁香盛放之时不输法源寺之丁香。如此景致加上壁画,使夕照寺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脚步。

夕照寺-壁画

  夕照寺内最负盛名的就是大悲殿的壁画了。大悲殿左壁为大兴王安昆题写的梁朝沈约的《高松赋并跋》。右壁是画家陈菘所画的《古松图》。陈菘字寿山,是天长人,游楚不遇,入都卖画为生,其画多具匠心。他为夕照寺所画的夕照古松图,离奇天骄,苍翠浓郁,观画如入苍松之海。

热门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