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

佛教基础 | 作者: [投稿]

  指不偏不倚,完满无缺。天台宗称为“圆教”,立有圆融圆满二义。《华严经》卷五十五说:“尔时,如来知诸众生应受化者,而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又说:“显自在力,演说圆满经。”依天台宗所说,十界三千一切法,条然具足,称为“圆满”。《辅行记》卷二之一说:“圆名圆融圆满义,又圆者全也。”《四教仪》卷一说:“圆以不偏为义。”此外,一次佛事、法会顺利结束,也称为“圆满”。后多用以形容事情完满无缺,十分美满。隋炀帝《与释智顗书》:“功德圆满,使致荆巫。”《南史·梁武帝纪》:“有神光,圆满坛上,朱黄白杂色。”《宋史·天竺国传》:“福寿圆满,寿命延长。”

详细释义

基本解释

  十分完满,没有欠缺 圆满的答案

详细解释

  佛教语。谓佛事完毕。

  隋炀帝 《与释智顗书》:“功德圆满,便致 荆 巫 。”《西游记》第九六回:“自四十岁上,许斋万僧,才做圆满。”

  完满,完善无缺。

  《宋史·外国传六·天竺国》:“福慧圆满,寿命延长。”《红楼梦》第六三回:“老爷天天修炼,定是功成圆满,升仙去了。” 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只有今天,古人追求不到的圆满东西,我们可以追求到了。”

  浑圆丰满。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想着,猛然间站立起来了,擎上那非常圆满而精力洋溢的臂膊,向天打一个欠伸。”

  满盈。

  清 陈天华 《警世钟》:“若是把国救住了,不上几十年,这人口又圆满了。”

道教词语

  喻道化之大,包容天人。《皇经集注》卷五《神咒品十章》:“运御乾坤,大光明圆满”。注:“道不渎不强聒,道化自然,诸类终始循环,无有不化于道者,故曰圆满”。

  俗称忏悔事毕为圆满。《全隋文》炀帝《与释智觊书》:”功德圆满,便致荆巫”。后多用以称事情完满无缺。

热门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