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因果报应与因果律 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一套因果理论,内容不尽相同,对某些事情的观点,甚至存在着相当大的歧异。由于佛教对于因果报应有一套圆满而透彻的看法,本书将依照它的理论,做为探讨因果的根据。 佛法中的因果理论,内容很广。本书所要讨论的因果报应,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简单的说,因果报应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律就是因果报应的一套规则与定律。 详细说,属于恶的行为主要的有十恶、五逆。每种恶行,各有它应受的恶报,而且依照恶行的轻重而有差别。做十恶
因果律的特性 众所周知,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制裁犯罪,一部厚厚的法律全书尚嫌不足。因果律要规范所有善恶行为的报应,当然也不会太简单;因果律的特性,自然也非三言两语所能道
黄蜂示警免遭蛇咬 有一天,我以奉陪几位道友客串经忏的机缘,认识了一位许庄石妹老居士石妹姑。提起石妹姑的名氏,在基隆市的各寺庙间,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一位很发心很虔诚的善德! 她现在虽然已是七十岁的高龄,但她仍极六根清利精神饱满,健壮如中年妇女。 石妹姑二十六岁丧偶(丧夫)。她凭着自己的意志和勤苦,终于渡过了那一段坎坷的生活。十几年来,她的子弟们不但已在基隆市义一路八十六号开设一间商店;并在台北发展一处营业。另外在新加坡还以一万余吨的巨轮经营着一家航运公
为何单从戒杀与放生来探讨因果 上一章说到每一种善恶行为,各有应得的果报,这是一个原则。现在是科学时代,一切讲求证据,只有说理而无实证,不易令人相信。 本来佛经上以及我国历代佛书及善书,都有很丰富的因果报应故事。但是许多人较少机会阅读这些佛经与古书,既使读了,也常因那是古人的记载,年代久远,较少亲切感,甚至怀疑它的真实性。其实因果定律亘古不变,因果报应的实事,也是古今相同。 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本书第三、四篇列举出近代发生的杀生恶报与戒杀善报真实事例,
射飞逐走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解释】射杀飞禽,逐捕走兽。 【分析】射?不只是用弓箭射而已,凡是用火枪、鸟铳、药弩、弹弓、粘竿、扣索、网缦,都算是射啊!或是为了卖钱,或是为了贪图口腹之欲,就在四处布下了杀机陷阱,使得飞禽丧命,有的头被斩断了,有的胸被贯穿了,不知道有多么的痛苦啊!我们应当要加倍的发慈心来救护它们。吃它们肉的人,为何忍心要跟它们结上这个往后必定会报复的怨仇,而一定要用它们来充当我们可以调整减少的菜肴啊!而捕杀禽兽
发蛰惊栖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解释】发掘蛰伏在土里的虫,惊扰栖息在树上的鸟。 【分析】天冷的时候,虫都蛰伏在土里面,若是把虫挖掘出来,它们一定就会冻僵死掉。所以太上在这里特别写出来,以禁戒人们不要做;而诸佛菩萨尤其更是爱惜怜悯这些小虫,人怎么可以不体会这个道理,而随便的去挖掘蛰伏在土里面的虫呢? 【故事】宋朝的大将曹彬,在冬天的时候,决不整修房屋和墙壁;有人就问他原因?曹彬回答说:冬天修理屋墙,恐怕会伤害到蛰伏在里面的虫啊!
猴王毁园 古时候,梵授王在波罗奈拥有富饶、强盛的国家。在他的国度里,人们每逢月初都要大张旗鼓地操练一番。城里的人们都活泼、爱欢庆,一旦喜庆的鼓声响起,居民们便倾城而出,欢天喜地,载歌载舞。一玩就是通宵达旦。 那时候,在王室大而华美的御花园中住着一群猴子。又到月初时,城中锣鼓声和歌声顺风飘到花园中。正在浇水的园丁,心中被撩拨得痒痒的,他先是高声歌唱,又拎着水壶,脚下踩着舞步。但是这儿实在太静了,没有一丝喜庆气氛,他想:城里该是怎咩一番景象啊!男人们喝
咳嗽的鹦鹉 美国加州有位女人养了只珍贵的鹦鹉,非常可爱。但这只鹦鹉有个怪毛病,常常咳嗽,声音重浊难听。女主人十分焦虑,带着它到处看兽医。 不料,检查结果表明鹦鹉完全健康,没有任何毛
狗的纪念碑 在中国科学院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我国著名水声学家汪德昭教授讲了一段令人深思的海外见闻: 澳大利亚的悉尼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就在悉尼海滨高高的悬崖上,有一座为狗树立的纪念碑。导游告诉我们,有些失业者感到世态炎凉,人生如梦,就来到这个高高的悬崖上跳海自杀。在悬崖的附近有一座小旅馆,旅馆的老板养了一条狗,它见过不少跳海自杀的人,就学会了察言观色。每当它见到人们高高兴兴地在这里游玩,就放心地跑跳转游;如果见到人们
献鸠放生 古来有句俗话:行善积德。这句话是劝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灾荒年间,有些殷实人家为救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免于饿死,捐米赈灾,皆为积德之举。太平年间,将鱼、龟放游到江河水池,将鸟放飞到大自然,叫放生,皆为积善之行。后来,有人在大年初一这天,把捉来的鸟雀放生,名之曰爱生灵。 春秋时期,晋国建都邯郸。晋国有一个势焰熏天的大臣赵简子,他就喜欢在过年时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送到他府中,让他放生。 大年初一这天,邯郸地方的老百姓能够破例地纷纷拥进赵简子
杀生受报的可怕 宣化上人开示 梁武帝在位时,中国的佛教很兴盛。民间凡有婚礼或丧事,都请和尚去念经。今天时代不同了,现在只有丧事,才请和尚去念经;遇有喜事,例如结婚、产子时,却没有人请和尚去念经。其实这是错误的。无论红白事都应该请出家人去念经回向、种福,一方面可以超度亡者,一方面可以为存者增福。 梁武帝时,就有一位志公和尚,是位高僧,他有五眼六通,前因后果一一明了。某次,一个有钱人家有婚事,便请志公和尚去念经。他一踏进门口,便叹息道: 古古怪,怪怪古
一担鱼鳖救得女命 余既返南,岳母及赵老师之丧事办毕,每日空闲,立在门外。一日,有挑一担鱼者欲卖,内有鳝鱼大鳖,而买者仕女群众,余即曰一担之物,吾一人总买,群众曰何事,余对曰放生,而众人均退,卖鱼者曰,刚刚众人要买,而汝说要放生,以致众人都回去了,汝非买不可,余曰但是以放生之故,必须卖我少便宜一点,彼曰可以,余即嘱吾儿跟之到王公宫口有水之处放之,而卖鱼者忽起贪心,将鳖捉之再卖于人,岂知卖鱼者忽被其咬住一指,鲜血淋漓,适有苦力,手拿扁担,将鳖之头打一
佛教放生泥鳅的好处 放生是佛教的一项重要法事,由于历代高僧大德的提倡,它与素食一样,早已成为中国汉地佛教徒的一种习俗。近年以来,随着人们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佛教徒的放生活动也日见增多。但为什么要放生,应如何放生,不仅许多教外人士不理解,就是许多佛教徒也不清楚,以致盲目放生,造成一些事与愿违的情况,或遭到外界的利用、非议甚至阻挠。
晚上,和老妈闲聊。她问我:你还记得小阿公吗?小阿公是爷爷的堂弟,很早就去世了,但是我朦朦胧胧还有印象。 小阿公是做素面的老师傅。素面是温州特产,每逢婚丧嫁娶、盖房上梁等大事喜事家家户户都得备
老人是一个好人,他不懂得阿谀奉承、尔虞我诈,同样巨蟒更不懂得人类世界的纷争,所以两个不一样的生灵只因为彼此的纯粹而创造这么一段不可思议的传奇故事。
我当内科住院医师的时候,有一天,在医院爬楼梯,看见一位气质很高雅的中年妇人,但是她整个人失魂落魄的,走路摇摇晃晃,好像随时会昏倒的样子,我就过去扶她,请问她说:“欧巴桑,您是不是不舒服呢?我扶您回去,您住哪一间呀?”
自咏师兄的母亲年轻时是一位国际品牌分销商的销售经理,从40多岁就开始养生。比如那时保健概念刚刚兴起,她就一直特别注重,为此花费不菲。所以平时除了偶感风寒外,身体算是比较好的。 自咏在
我佛慈悲,普渡众生苦厄,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此等大慈大悲,天地为之动容。不慈不悲,何以成佛?佛者,得证智慧,慈悲为怀,了却无常者也。慈悲之心,己所不欲,勿加众生。俗云:‘吃人半斤,还他八两’,汝若为禽兽,亦乐乎刀斧临躯,供人盘餮?故佛戒杀茹素,慈念众生感怀上天慈悲,得证菩提正果。
放生障碍越来越小 念佛是正行,放生是助行。正助双修。我自身放生的感应太多太灵,这里写出一些供养大家。我放生从2003年的南京长江放到杭州西湖,又放到广州珠江,还放过汕头的那个海(不知道名字)。逐渐的我想放遍祖国甚至世界大江大海。
杀鸟的报应 杀任何一个众生,自己死后即变成这样的众生,而会遭受到同样的厄难。《楞严经》云:以人食羊,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 江苏宾山县李某,如富家子弟模样,天性爱好玩弄不正当的事。家居靠近沿海,住宅周围,种植竹林,用来防止海潮的灾患,竹上常有成群的鸟儿,做巢栖息,李某少年时,就学会制造火枪,专以用来射鸟为荣。 他长大后,常结交营兵,成群结队的去打猎,被他凌虐射杀致死的鸟,多达数万只以上。 他到
九月,北京某酒店,来了一位食客,大家一看,这位食客是一个有钱的大老板。他在酒店选菜时,指着龟背上有放生字的一个五、六斤重的大龟对服务员说:我今天要吃这个龟。 服务员很客气地说:先生,这个是&l
记得多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当晚,我们住在台北,小弟照样在计算机桌前打电动、我与现在的老公热线、外婆与哥哥看电视兼下棋,谁都不会想到几个钟头后,会出现恐怖的大地震。 到了凌晨一点半左右,全家正准
元朝的时候,有一位富商求子,他听说太岳真人可以召请来神仙判事,非常灵验,于是这位富商就前往叩问太岳真人关于子嗣的事情。神仙判说:“因为你前生杀业太多,使得物类绝种,所以得此果报。现如今你一定要放满八百万生灵才可以赎罪。如果误伤一虫,必须再放一百生灵才能准数。想要挽回命运这是最重要的事
家住农村的小如,为人善良,且学佛多年,经常救助一些受伤的小动物,在她眼里,所有的小生命都是可爱的,哪怕是老鼠也是一样的。
梁公,河南临汝人。家境贫寒,为养家度日给人做短工,临近春节,结了工钱,舍不得花钱吃饭饿着肚子急往家赶。路上遇一人背一白狐,梁公看见那白狐泪流成行,遂问那人背个狐狸做什么,那人说狐狸是自己逮得,要到临汝县城卖了。梁公闻此于心大不忍,就对那人说“你到临汝,怕是天要黑了,再说穷多富少,又要过年现在也不一定卖上好价钱。不如卖给我吧。”
毛毛原本是一只流浪猫,李先生第一次发现它的时候,是在住家大楼的楼梯间里,当时天正下着大雨,而那时还很小的毛毛浑身湿漉漉的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那只小猫可怜的目光,让李先生不忍离去,于是他决定将那只小猫带回家收养。
放生是慈悲心的体现。所以首先要强调如法放生、科学放生,切不可因为盲目放生而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动物的伤害。比如我们这次放生的鱼类,以及放生的区域,事先都经过科学的调查和论证,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慈悲护生的理念落到实处。
有一位从大峡谷中走出来的僳族朋友,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怒江边一个叫嘎拉的小山村里,生活着一个善良的猎人。一天,他在一条山涧边救助了一只不满周岁的小麂子。这只小麂子右脚上拖着一只不知道是哪一位猎人设下的铁锚,被铁锚紧紧夹住的脚还在往下滴血。它大概是在离开母亲,单独来找水喝的路上误入陷阱被夹住的。
大义抢救 1999年初夏,动物学专家拉塞尔带着助手奥克姆进入堪察加半岛的乌斯齐森林进行考察。虽然已是夏季,但这里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拉塞尔和奥克姆穿行在茂密的森林里,这时他们突然听到一阵阵低沉的嚎
每当我看到晨曦的都市上空掠过的鸽群,自由自在的蓝天中飞翔,免不了停下脚步,看这群可爱的精灵优雅的身姿渐渐远去。这鸽子情缘,源于那一年的往事。故事发生在90年代初,那时我去上班总要路过一个早点铺,上班前都在那里来碗老豆腐,几个果子,去的次数多了,也就认识了同样在那吃早点的一对父子,这个叫东东的小男孩挺可爱,和他的父亲一样是个鸽子迷,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鸽子,我这门外汉也愿意和他们闲聊几句。我和孩子父亲打趣说,疼孩子还是疼鸽子,父亲犹豫一下说,当然疼孩子了,当问到孩子,有趣的
埃塞俄比亚日前发生了一件狮子救人的奇事:3头狮子从一伙绑架者的手中救下了一个12岁的小女孩,并且在她身旁守候至警察到来才放心地离开。一向嗜血的百兽之王如此见义勇为,在当地传为了佳话。 据美联社6
在云南省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发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工作人员杨周巡山时身受重伤,无法动弹,竟然遭到一只猞猁凶残的攻击,陷入绝境,眼看生命垂危!危难关头,一群灰叶猴赶到了,竟然出手相救,与猞猁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