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因果
  • 何谓因果报应与因果律

    何谓因果报应与因果律 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一套因果理论,内容不尽相同,对某些事情的观点,甚至存在着相当大的歧异。由于佛教对于因果报应有一套圆满而透彻的看法,本书将依照它的理论,做为探讨因果的根据。 佛法中的因果理论,内容很广。本书所要讨论的因果报应,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简单的说,因果报应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律就是因果报应的一套规则与定律。 详细说,属于恶的行为主要的有十恶、五逆。每种恶行,各有它应受的恶报,而且依照恶行的轻重而有差别。做十恶

  • 因果律的特性

    因果律的特性 众所周知,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制裁犯罪,一部厚厚的法律全书尚嫌不足。因果律要规范所有善恶行为的报应,当然也不会太简单;因果律的特性,自然也非三言两语所能道

  • 黄蜂示警免遭蛇咬

    黄蜂示警免遭蛇咬 有一天,我以奉陪几位道友客串经忏的机缘,认识了一位许庄石妹老居士石妹姑。提起石妹姑的名氏,在基隆市的各寺庙间,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一位很发心很虔诚的善德! 她现在虽然已是七十岁的高龄,但她仍极六根清利精神饱满,健壮如中年妇女。 石妹姑二十六岁丧偶(丧夫)。她凭着自己的意志和勤苦,终于渡过了那一段坎坷的生活。十几年来,她的子弟们不但已在基隆市义一路八十六号开设一间商店;并在台北发展一处营业。另外在新加坡还以一万余吨的巨轮经营着一家航运公

  • 为何单从戒杀与放生来探讨因果

    为何单从戒杀与放生来探讨因果 上一章说到每一种善恶行为,各有应得的果报,这是一个原则。现在是科学时代,一切讲求证据,只有说理而无实证,不易令人相信。 本来佛经上以及我国历代佛书及善书,都有很丰富的因果报应故事。但是许多人较少机会阅读这些佛经与古书,既使读了,也常因那是古人的记载,年代久远,较少亲切感,甚至怀疑它的真实性。其实因果定律亘古不变,因果报应的实事,也是古今相同。 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本书第三、四篇列举出近代发生的杀生恶报与戒杀善报真实事例,

  • 射飞逐走

    射飞逐走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解释】射杀飞禽,逐捕走兽。 【分析】射?不只是用弓箭射而已,凡是用火枪、鸟铳、药弩、弹弓、粘竿、扣索、网缦,都算是射啊!或是为了卖钱,或是为了贪图口腹之欲,就在四处布下了杀机陷阱,使得飞禽丧命,有的头被斩断了,有的胸被贯穿了,不知道有多么的痛苦啊!我们应当要加倍的发慈心来救护它们。吃它们肉的人,为何忍心要跟它们结上这个往后必定会报复的怨仇,而一定要用它们来充当我们可以调整减少的菜肴啊!而捕杀禽兽

  • 发蛰惊栖

    发蛰惊栖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解释】发掘蛰伏在土里的虫,惊扰栖息在树上的鸟。 【分析】天冷的时候,虫都蛰伏在土里面,若是把虫挖掘出来,它们一定就会冻僵死掉。所以太上在这里特别写出来,以禁戒人们不要做;而诸佛菩萨尤其更是爱惜怜悯这些小虫,人怎么可以不体会这个道理,而随便的去挖掘蛰伏在土里面的虫呢? 【故事】宋朝的大将曹彬,在冬天的时候,决不整修房屋和墙壁;有人就问他原因?曹彬回答说:冬天修理屋墙,恐怕会伤害到蛰伏在里面的虫啊!

  • 猴王毁园

    猴王毁园 古时候,梵授王在波罗奈拥有富饶、强盛的国家。在他的国度里,人们每逢月初都要大张旗鼓地操练一番。城里的人们都活泼、爱欢庆,一旦喜庆的鼓声响起,居民们便倾城而出,欢天喜地,载歌载舞。一玩就是通宵达旦。 那时候,在王室大而华美的御花园中住着一群猴子。又到月初时,城中锣鼓声和歌声顺风飘到花园中。正在浇水的园丁,心中被撩拨得痒痒的,他先是高声歌唱,又拎着水壶,脚下踩着舞步。但是这儿实在太静了,没有一丝喜庆气氛,他想:城里该是怎咩一番景象啊!男人们喝

  • 咳嗽的鹦鹉

    咳嗽的鹦鹉 美国加州有位女人养了只珍贵的鹦鹉,非常可爱。但这只鹦鹉有个怪毛病,常常咳嗽,声音重浊难听。女主人十分焦虑,带着它到处看兽医。 不料,检查结果表明鹦鹉完全健康,没有任何毛

  • 狗的纪念碑

    狗的纪念碑 在中国科学院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我国著名水声学家汪德昭教授讲了一段令人深思的海外见闻: 澳大利亚的悉尼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就在悉尼海滨高高的悬崖上,有一座为狗树立的纪念碑。导游告诉我们,有些失业者感到世态炎凉,人生如梦,就来到这个高高的悬崖上跳海自杀。在悬崖的附近有一座小旅馆,旅馆的老板养了一条狗,它见过不少跳海自杀的人,就学会了察言观色。每当它见到人们高高兴兴地在这里游玩,就放心地跑跳转游;如果见到人们

  • 献鸠放生

    献鸠放生 古来有句俗话:行善积德。这句话是劝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灾荒年间,有些殷实人家为救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免于饿死,捐米赈灾,皆为积德之举。太平年间,将鱼、龟放游到江河水池,将鸟放飞到大自然,叫放生,皆为积善之行。后来,有人在大年初一这天,把捉来的鸟雀放生,名之曰爱生灵。 春秋时期,晋国建都邯郸。晋国有一个势焰熏天的大臣赵简子,他就喜欢在过年时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送到他府中,让他放生。 大年初一这天,邯郸地方的老百姓能够破例地纷纷拥进赵简子

  • 杀生受报的可怕

    杀生受报的可怕 宣化上人开示 梁武帝在位时,中国的佛教很兴盛。民间凡有婚礼或丧事,都请和尚去念经。今天时代不同了,现在只有丧事,才请和尚去念经;遇有喜事,例如结婚、产子时,却没有人请和尚去念经。其实这是错误的。无论红白事都应该请出家人去念经回向、种福,一方面可以超度亡者,一方面可以为存者增福。 梁武帝时,就有一位志公和尚,是位高僧,他有五眼六通,前因后果一一明了。某次,一个有钱人家有婚事,便请志公和尚去念经。他一踏进门口,便叹息道: 古古怪,怪怪古

  • 一担鱼鳖救得女命

    一担鱼鳖救得女命 余既返南,岳母及赵老师之丧事办毕,每日空闲,立在门外。一日,有挑一担鱼者欲卖,内有鳝鱼大鳖,而买者仕女群众,余即曰一担之物,吾一人总买,群众曰何事,余对曰放生,而众人均退,卖鱼者曰,刚刚众人要买,而汝说要放生,以致众人都回去了,汝非买不可,余曰但是以放生之故,必须卖我少便宜一点,彼曰可以,余即嘱吾儿跟之到王公宫口有水之处放之,而卖鱼者忽起贪心,将鳖捉之再卖于人,岂知卖鱼者忽被其咬住一指,鲜血淋漓,适有苦力,手拿扁担,将鳖之头打一

上一页 1.. 12 13 14 ..20 下一页20转到
精彩专题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