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 采桑子

    作者: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 [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 [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县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 [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残红,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 [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 [帘栊]窗帘。栊,窗棂。 [濛濛]今写作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 [阑干]横斜,纵横交错。 [去]离开,离去。 [散]消失,

  • 采桑子

    作者: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 ①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宋时属颍州。晏殊、欧阳修、苏轼都在颍州做过太守。欧阳修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写了一组《采桑子》(十首)。 ②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③涟漪:水的波纹。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

  • 南乡子

    作者:欧阳炯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注释 惊不起:不惊起的倒装。 译文 沿着蜿蜒的河岸,踏着平软的沙滩,行走在归路上。夕阳西下,晚霞满天,心情舒畅。一只孔雀张开金翠的尾屏,在临水自怜顾影。它看见行人,略略一慌,认得是河边常客,随即恢复平常。 赏析 沿着蜿蜒的河岸,踏着平软的沙滩,行人正走在归路上。夕阳西下,晚霞满天,行人心情特别舒畅。 他看见一头孔雀,正张开那金翠的尾屏,在临水自照,顾影自怜。也许,正是倒映在

  • 春光好

    作者: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 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侬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赏析 和煦的阳光,风和日丽,万物快活地竞芬芳。笋儿可着劲儿猛长、身子简直要迸开了,迸出满身嫩绿。花儿,羞羞答答的,偎在雪坞上,洒出满世界浓香。透过那金丝般的柳枝,看得见一轮落日,仿佛它们就挂在斜阳上。

  • 临江仙

    作者:牛希济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赏析 这秋景是真境,是幻境?该是真真幻幻,真中有幻,幻中有真吧。洞庭素称八百里。说波浪连天,湖中君山犹似一点,虽不免夸张,终属真境,说君山是神仙所居,上有玉楼珠殿,与明月交辉,则是神话传说,属幻境。说湖中星影参差,随波上下,湖畔霜华遍野,橘林如丹,是真境;说洞庭与千里之外岭南的罗浮山相连,却是传闻

  • 临江仙

    作者:毛文锡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 黄陵庙侧水茫然。 楚江红树,烟雨隔高唐。 岸泊鱼灯风飐碎,白萍远散浓香。 灵娥鼓瑟韵清商。 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注释 1.银蟾:月亮。 2.楚江:流经楚地的长江。 3.飐:风吹物使其颤动。 4.清商:古代民乐简称。 5.朱弦:瑟弦的美称。 赏析 迷蒙的月色,迷蒙的烟寸,迷蒙的灯影,迷蒙的花香,心上人呀,你隐在这迷蒙的境界里,这迷蒙的境界有许多迷蒙胧的故事。黄陵庙中祭祀着大舜的两个美丽的妃子,她们依然含泪企盼夫君归来吗?

  • 惜分飞

    作者:毛滂 泪湿阑干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赏析 此为毛滂代表作。据《西湖游览志》载:元祐中,苏轼知守钱塘时,毛滂为法曹椽,与歌妓琼芳相爱。三年秩满辞官,于富阳途中的僧舍作《惜分飞》词,赠琼芳。一日,苏轼于席间,听歌妓唱此词,大为赞赏,当得知乃幕僚毛滂所作时,即说:郡寮有词人不及知,某之罪也。于是派人追回,与其留连数日。毛滂因此而得名,此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并非是

  • 临江仙

    作者:鹿虔扆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赏析 鹿虔扆曾事后蜀孟昶,有大志;后蜀亡,不再仕。这首词是他用来抒发黍离之悲的作品。 通过描写一个荒苑的眼前景,来抒发作者自己的心中情,所有景语实为情语,是此词的主要特点。苑是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苑之由盛而荒,这本身就标志着政治气候的剧变。词的上片,把读者带进了这样一个荒苑:铁锁封闭着重

  • 夜游宫

    作者: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 ①记梦:记录梦境;师伯浑,词人的朋友。 ②雪晓清笳乱起:大雪飘飞的清早笳声乱起。笳,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管乐器。 ③想关河:想必这样的边关河防。 ④雁门: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 ⑤青海际:青海湖边。青海湖在今青海

  • 谢池春

    作者: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弋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译文 年轻的时候,曾经有杀灭敌人的豪迈气魄。天上厚厚的云烟,原来是烽火狼烟点着了(敌人来犯)。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捧着雕饰精美的戈向西去戍边。讥笑自古儒生浪费了大好青春(不参军报效国家)。 上阵杀敌的梦想已经破裂,却只能泛舟(代指闲着无聊)于吴楚大地。漫漫悲歌,不由得心伤而凭吊古人

  • 诉衷情

    作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中心 主要表达的是作者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反映陆游壮志难酬,悲愤和感慨。 注释 ①选自《放翁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的爱国诗人。 ②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

  • 秋波媚

    作者: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秋天,陆游四十八岁。当时他在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在这一时期当中,陆游积极向宣抚使王炎献计献策,前方的有利形势以及军旅中的实际生活激发起作者收复长安的强烈愿望。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关心战事的进展、急于收复长安的热望与坚定的必胜

上一页 1.. 5 6 7 ..16 下一页16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