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咒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生咒,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往生咒是佛教净土宗信徒经常持诵的一种咒语。亦用于超度亡灵。持咒的方法和利益:如要持诵往生咒,应该清净三业,沐浴,漱口,至诚一心,在佛前燃香,长跪合掌,日夜各诵念二十一遍。若此就可消灭四重罪(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十种恶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爱、憎恨、愚痴),连毁谤大乘经典的罪都能消除。现世一切所求都能如意获得,不被邪恶鬼神所迷惑。
楞严咒叫佛顶光明,是佛的顶上化佛所说。所以是微妙不可思议的。每一句有每一句的用途,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奥妙,都具足不可思议。「佛顶光明」就是表示咒的力量能破除一切黑暗,能成就一切功德。《楞严经》来源于其因缘为阿难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在阿难的戒体快要被毁坏时,佛陀令文殊菩萨持楞严咒前往救护阿难,阿难才被救醒归佛。故知楞严咒乃《楞严经》之主体,没有楞严咒的因缘,就没有《楞严经》。楞严咒是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长者(2622字),佛经上说“这个咒关系整个佛教的兴衰。世界上只要有人持诵楞严咒,就是正法存在。”
《大悲咒》出自“伽梵达摩”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名为《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按照内容文字的多少,《大悲咒》有广、中、略三种不同的版本。现今通行的“伽梵达摩”84句《大悲咒》,其经本以《大正藏》的底本为依据,是一个变化差异较大的晚期增改本,并非“伽梵达摩”译本的原始面貌。除此类藏经外,还有一些很重要且更准确的可参考文献。如与译经年代较接近的敦煌抄本、房山石经,以及与汉译本多有一致的西藏大藏经等。《大悲咒》在汉传佛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唐代翻译《大悲心陀罗尼经》。
戒尘,俗姓邱,字涤吾,湖北汉川人,年十九出家。与虚云禅师结为禅侣,住终南茅蓬。栖心禅悦。曾患病。在梦中念往生咒不辍,忽见茅蓬都作金色,光明遍照。醒后,病苦全消,方知缘在净土,于是专修念佛。清光 (宽律法师)
无意中的杀生行为,在所难免。当我们发现过失时,应立即忏悔,并以慈悲心为它们念佛,祈愿它们早日摆脱恶道痛苦,并以修行功德回向于它。如果以真诚心这样做,的确能弥补一些过失。但也不要因此大意,觉得反正能弥补,杀些无妨,甚至以此作为杀生的挡箭牌。如果那样,念往生咒之类,就只是在做表面文章了,不会起到多少效果。(济群法师)
南無 阿彌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彌利都婆毗 阿彌利哆 悉耽婆毗 阿彌唎哆 毗迦蘭帝 阿彌唎哆 毗迦蘭多 伽彌膩 伽伽那 枳多迦利 莎婆訶(网络)
有一段时间由于工作相对比较清闲,我日日念佛,念经,那一段时间也比较精进,早上起来找没人的地方念《地藏菩萨本愿经》、办业务的时候走的路上念佛号、往生咒、准提咒等。 一日晚上睡到凌晨3点左右,梦见我走到一池塘边上和众人说话,池塘不大,约有3亩左右。我正在和众人说话,突然(陈明涛)
第六十一章 殊胜的往生咒 异香终日 子梦佛光 预知时至 微笑往生 宋朝的阎邦荣,是池州青阳人。 他中年时,曾经遇到一位僧人劝他修持净土法门,念往生咒。他因此不再吃荤,每天早晨,面向西方,念了一千遍的往生咒,又率领全家大小一齐诵念,一共有二十年之久。 绍熙元年(西元(陈柏达)
拿摩阿眯搭巴呀,达塔嘎达呀,达得压他,阿弥利兜、巴威,阿弥利达、悉眈巴威,阿弥利达、威哥兰谛,阿弥利达、威哥兰达、嘎弥尼,嘎嘎那、给地、嘎利,司哇哈。往生咒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诵此咒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无令怨家而得其便,现世常得安隐,临命终时任运往生。(《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网络)
提到‘往生咒’, 一般人望文生训,以为只顾死人,不顾生人。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往生咒’异译本包括‘阿弥陀佛说咒’(‘大正藏’第三六九,‘续藏经’第一编第一册);唐·实义难陀译, ‘甘露陀罗尼咒’,郎弥陀大咒(‘大正藏’第一三七) ;和刘宋元嘉末年(四五三)求那跋陀罗奉诏重译的今通行本,出‘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大正藏’第三六八) 。此咒后人简称‘往生咒’,世所宗尚。(郑僧一)
1 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南无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哆夜。 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 阿弥利哆。 悉耽婆毗。 阿弥利哆。 毗迦兰帝。 阿弥利哆。 毗迦兰哆。 伽弥腻。 伽伽那。 枳多迦利。 梭哈。2 念往生咒消除灵障之业 念往生咒之功德就是拔一切业障及往生西方净土。 这一切业障包括了历世及今世之业障,包括了有色身(肉身)及没有色身的灵的业障。(网络)
问:《往生咒》需要学梵文吗?怎样持咒利益大?答:《往生咒》梵文,学之亦甚好。但不得生分别心,谓此略文为非。一起此念,则一大藏所有咒,皆生疑心,谓为未合佛意。须知译经之人,皆非聊尔,何可以他译不同,便藐视之乎?千余年持之得利益者,何可胜数。岂千余年来之人,皆不知梵文乎?(印光大师)
往生咒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生咒,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往生咒经文: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
《往生咒》全文标准注音版。
现根据《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电子版)和《汉梵、梵汉陀罗尼用语用句辞典》(作者Robert Heineman(德国),台湾华宇出版社,1985年)两部著作对往生咒分别以汉语拼音和现代汉语进行注音,其中汉语拼音的音调均为一声,同时对真言的句义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往生咒语:南无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 阿弥利哆 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 毗迦兰帝 阿弥唎哆 毗迦兰多 伽弥腻 伽伽那 枳多迦利 莎婆诃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1 《往生咒》正确全名为《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顾名思义,此咒包含两种意义与功效:「拔一切业障根本」与「得生净土」。2 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的经典中,原来也很少有咒语;而约于公元440年译出的《往生咒》的出现,其实在净土的发展史上有重大的意义,因为修行者开始使用咒语,且自只对来生利益的追寻(得生净土),转向也兼顾现世利益的获得「拔一切业障根本」。
往生咒的意义 《往生咒》正确全名为《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顾名思义,此咒包含两种意义与功效:「拔一切业障根本」与「得生净土」。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的经典中,原来也很少有咒语;而约于公元440年译出的《往生咒》的出现,其实在净土的发展史上有重大的意义,因为修行者开始使用咒语,且自只对来生利益的追寻(得生净土),转向也兼顾现世利益的获得「拔一切业障根本」。
南無 阿彌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彌利都婆毗 阿彌利哆 悉耽婆毗 阿彌唎哆 毗迦蘭帝 阿彌唎哆 毗迦蘭多 伽彌膩 伽伽那 枳多迦利 莎婆訶
往生咒手印:结弥陀定印即可。手印如果不会结就不要结手印,结错手印反而是没多余的,有人说如果没有学过密宗怎么可以叫人家念咒语手印?其实有用的,法法相同都是相通的。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咒是佛教净土宗信徒经常持诵的一种经咒。此神咒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生咒。持诵往生咒时,焚香跪拜佛像,合掌念诵此咒,日夜各二十一遍,能灭五逆、十恶、谤法等重罪。往生咒有恒心持诵了二十万遍,就会萌生智慧的苗芽。往生咒念三十万遍就能亲自看见阿弥陀佛。持诵往生咒,现世享安乐,临终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
一九九三年的腊月二十五日,是个下着细雨的日子,微冷的清晨,便被朋友的电话叫醒,要我陪她去佛寺「打佛七」,当下我的反应是:「开什么玩笑?那是老太婆的玩意,我们这种知识分子,怎会去那种地方?」俨然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但我这不去的决心,最后还是在体谅友人初到异邦、语言不通又不会开车的落寞心情下,逐渐瓦解。
在我们中国,《往生咒》是由龙树菩萨传过来的。这个咒并没有一个可供翻译的梵本,而是龙树菩萨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发愿往生西方净土之后,在梦中所感得的。梦中感得的这个咒就口口相传,最后传到了中国。按《往生咒》的功德来看,念满十万遍后,菩提心芽发。二十万遍又有它殊胜的功德。
我们能听到得生到净土的咒也是不容易的,这个咒大家都叫“往生咒”,全名叫“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咒能够拔除一切业障的根本。现在我们世界上人愚昧不好教。我有一个宁波的弟子,她在大佛寺拜过师父以后,在我那个老方丈殿住着。
咒是四种陀罗尼之一。陀罗尼翻译为总持,即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念《往生咒》能助你迅速往生西方,经说:「能诵此咒,佛住其顶,日夜拥护,怨家不得其便,临终往生极乐。」
问:一天梦里梦见一个得肺癌晚期的亲戚家里来了很多人,感觉有些像过世之人。于是我与他们念往生咒,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很是欢喜,一会就不见了。答:很好,往生咒中第一句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梵音,直接念南无阿弥陀佛更好,南无阿弥陀佛。
有一段时间由于工作相对比较清闲,我日日念佛,念经,那一段时间也比较精进,早上起来找没人的地方念《地藏菩萨本愿经》、办业务的时候走的路上念佛号、往生咒、准提咒等。一日晚上睡到凌晨3点左右,梦见我走到一池塘边上和众人说话,池塘不大,约有3亩左右。我正在和众人说话,突然池塘边上出现一个7、8岁的小孩,衣服相当褴褛,身体也很瘦弱,他朝我跑过来,然后对我说“师父,我是这池塘淹死的人,麻烦你帮我超度一下”。
问:师父最新开示,例假期间可多念往生咒,请问,每天功课已经是49遍往生咒,还需要再加念49遍往生咒吗?答:应该加念。问:念之前怎么跟菩萨说呢?或者怎么祈求?答:用不着跟菩萨讲,意念中记住就可以了。妇科的例假实际上还是有一些小生物在里面,所以念诵一些往生咒之后可以消掉更多业障,只要跟菩萨讲求菩萨多消业障就可以了
善士问:南无阿弥陀佛!我以前只念往生咒,但有师父让我念佛号,有点纠结怎么办?觉通法师答:阿弥陀佛,你不应该光念往生咒,念佛,念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都可以,不应该纠结。
一步一步的环节都是向这方面来努力,向这方面付出,向这方面奋斗,向成佛之路靠近。我们在这个娑婆的海洋里,五浊恶世的这个大海里要接受住考验。所以这个佛号每天要求多少,念佛念经多少啊等等都是有一定要求的,而且都是为下一步做准备。
问:有位同修现在吃全素一年多,念往生咒有半年多了,她这种情况下往生咒还要继续念吗?答:往生咒叫她再坚持,因为不是你不吃了,过去吃的就没有罪。如果她现在40岁的,那至少吃了39年荤,你想想看一年能念掉她过去所有的吗?
问:吃肉的时候,心里默念“三皈依”、“往生净食咒”,这样对动物有超度的作用吗?答:你修行真有功夫,行,有超度作用。如果自己都超度不了自己,你怎么能超度别人?这个道理要懂。所以古时候,超度在佛门里面兴起很晚,佛教传到中国来是教育,寺院确实是学校。
我们人有习气,有执念,那这种力量是怎么来的?我们都知道久习成性,也是我们不断培养起来的。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很多习气不会那么重,执念也不会那么强,但是随着一天一天这种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我们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种子的力量,种子你不去破坏它,就自然增长
佛法中,有所谓“信、愿、行”三资粮,无论信、愿或行,都必须先有决心。佛法上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修行的最终目标,必须有决心去求;度化众生是行菩萨道的必经过程,众生根机不同,教化不易,必须要有决心和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有许多烦恼的事,而且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的人。我们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地伤害了别人。所以当我们有不快乐之举或生气之举时,如果能多想一想,其实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追逐感觉,是痛苦的根源。许多人总是抱怨: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 ,人家生活得那么好,我却这么悲惨?我拥有这么多,怎么还是不开心?开心的事越来越少,郁闷的事越来越多……你是否发现,你实现梦想后所得到的快乐,往往是那么短暂。
简单生活,更自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很多人都会觉得房间越来越拥挤,其实就是累积的杂物不断侵占了居住空间。用每个平米所付出的房租或房贷,来堆放两三年都用不上的杂物,算笔经济账那都是倒挂的。房间整洁利落了,扫尘除垢也变得简单,不用折腾换房。
如是因,必得如是果。造作杀生业,必得短命、多病等苦;造作偷盗业,必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等苦;造作邪淫业,必得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多被诽谤、为他所诳等苦;造作两舌业,必得眷属乖离、亲族弊恶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常闻恶声、言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由无数的因缘积累而成,不单单只是眼前一两个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现在所遭遇的,是过去的果;现在所做的,会成为未来的因。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样地,种善因,才能得善果。曾经,有一个青年问禅师:“一个人行善或是作恶之后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也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你说多可惜!我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究竟是来干什么的?
师父,我最近刚转到一个新的部门。我很努力,特别在意领导的看法,但有些时候领导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不是完全能由我决定的,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我该怎么办?
“我执”在佛法中指对一切有形与无形事物的执著。《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茶杯,你如果一直举着它,虽然杯子很轻,时间长了也会很累。把茶杯放下,手就腾出来了,也就解脱了。这个放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