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卷 & 65279;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卷上(一曰童蒙止观亦名小止观)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序 宋余杭郡沙门元照述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经略疏 No。 447-A 序 如意轮王陀罗尼经者。菩萨观自在之所宣演。本师释迦佛之所赞扬。不啻如求遂愿。聚福弭蓄。直以圆圆果海。高超苦苦众生。是以。义净三藏。奉旨翻译。得
初句标宗。次句超尘。三句入圣。四句继圣。五句降魔。六句报德。七句利生。以德备故能摧恶而安善也。夫出家者。出家有二。一出世俗家。足离尘俗。远参知识。二出烦恼家。断妄证真。顿超三有。发足超方者。谓从初发心。即当履践大方。勿滞时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之寿则无量矣。娑婆备诸苦。彼土则安养无苦矣。娑婆随业转轮生死。彼土一往
悲夫!秘藏不显,盖“三惑”之所覆也。故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然兹三惑,乃体上之虚妄也。于是大觉慈尊,喟然叹曰:“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但以众生妄想,不自证得,莫之能返也。”
晋僧肇法师宝藏论 广照空有品第一 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色无形。真空无名。无名名之父。无色色之母。为万物之根源。作天地之太祖。上施玄象。下列冥庭。元气含于大象。大象隐于无形。为识物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睹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药兴。妄生智立。病妄则药妄。举空拳以止啼。心通则法通。引虚空而示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远觅不离身中。色身是假有生有灭。真心如空不断不变。故云。百骸溃散归火归风。一物长灵盖天盖地。
法华三昧忏仪 法华三昧忏仪勘定元本序 宋天竺寺传天台教观沙门遵式述 圣教浸远文句舛错。由传者浮昧。若不校其同异。明示得失日增月甚遐丧真味。法华三昧仪者。天台大师瓦官亲笔。盖止观第三三昧所
上生经云。佛告优波离。佛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进。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