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如法师
  •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 湛如法师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讨论《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我个人对禅宗没有什么体会,仅仅是在学习当中翻阅了一些文献,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我准备分八个题目来谈这个问题。 禅宗,尤其是唐、五代以后,一直是中国佛教的主流。唐武宗

  • 道信禅师的禅学思想

    道信禅师的禅学思想 湛如 闽南佛学 (一)前言 道信禅师(580——651)在中国禅宗史上是个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达摩禅之所以进入江南,并打开一个新的领域,与道信都有直接关系。从达摩到弘忍,这五代法裔相传的过程是禅宗的预备阶段。由于此时主要依持《楞伽经》,所

  • 认识幸福 创造幸福

    认识幸福 创造幸福 湛如法师 所谓幸福,一般指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也有人从伦理学的角度定义为:人在创造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个人 ,集体乃至人类的目标,理想和正义公益之事业的实现而得到

  • 湛如法师访谈--怀念妙老 感恩闽院

    湛如法师访谈--怀念妙老 感恩闽院 今年(2010年),适逢妙湛老和尚诞辰100周年、圆寂15周年,来自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及国内各界人士齐聚南普陀寺,共同缅怀一代宗师妙湛长老。笔者有幸受邀参与盛会,亲眼目睹了大众对于妙湛长老的崇敬之心,亲耳聆听了他们对于妙湛

  • 在闭营式上的讲话

    在闭营式上的讲话 湛如法师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领导、各位营员: 为期一周的夏令营生活在紧张、充实、吉祥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在即将为本届夏令营划上句号之际,我受各位法师、老师的委托,并以我们的名义,对夏令营的圆满成功表示最诚挚的祝贺。 众所周知,柏

  • 唐代帝王与佛教关系综论

    唐代帝王与佛教关系综论 湛如 闽南佛学 一、前言 中国佛教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後,进入了宗派的形成和发展的大成时期。唐代政治统—,经济繁荣,长安成了国际文化交流的重镇所在。佛教也综合南北思想体系,八宗相继成立,大德辈出,译事发达,义学空前活跃。 在佛

  • 僧祐律师评传

    僧祐律师评传 湛如 闽南佛学 一、前言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首先,佛经翻译事业有了长足进展,到公元五世纪的六朝前期,译出佛经多达702部,1493卷,一代宗师道安提出“五失本”、“三不易”的译经原则,为许多译经大师所恪守。随后,

  • 敦煌结夏安居考察

    敦煌结夏安居考察 作者湛如法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博士后。 一、 问题的提出 P3541《张善才和尚邈真赞并序》载:“ 遂乃灵图守行,冬夏不失于安 居”,这一资料显示出,敦煌夏安居以外还并行冬安居。法国学者沙畹、伯 希和早年即已发见,中亚佛教的一个特色,即是在

  • 世界佛教论坛主旨思想辨析

    世界佛教论坛主旨思想辨析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湛如 本次世界佛教论坛所确定的会议主题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所谓“和谐世界”,就是“期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即“心净国土净

  • 2001中越佛教教育研讨会总结发言

    2001中越佛教教育研讨会总结发言 湛如法师 各位法师、各位老师: 中越佛教教育研讨会经过近两天紧张而热烈的讨论,今天将在这里正式落下帷幕,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将近四十人左右,会议共收到论文二十二篇。先后进行了四场主题研讨,正是由于在座诸位积极参与和强

  • 论唐代士大夫奉佛的原因

    论唐代士大夫奉佛的原因 湛如 一、前言 佛教发展到唐代,异军突起,蔚为大观,继隋代创立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以后,其它诸宗也鳞次栉比,应运而生。可谓无山不寺,无处不僧。尤其在贞观至开元期间唐王朝社会繁荣,经济发达,政治稳定,学术争鸣。佛教在此时也极中

  • 全球伦理背景下中韩日三国佛教的社会责任

    全球伦理背景下中韩日三国佛教的社会责任 湛如法师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当今世界正日益变为一个地球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许多利益的同时,各种全球性的危机也日益突出,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全球性各种问题的严峻挑战:环境污染日益恶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2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