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如法师
  • 宋代禅宗丛林组织制度辨析

    宋代禅宗丛林组织制度辨析 北京大学 湛 如 禅宗在唐宋时期的迅速发展,固然与禅法思想、修学方式和社会政治环境等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关系,然禅宗清规制度的日益完善是其最为重要的原因。清规更多从禅宗教团的实际需要出发,并与中国儒家的礼制结合,为禅宗的生

  • 汉地佛教度僧制度辨析——以唐—五代的童行为中心

    汉地佛教度僧制度辨析——以唐—五代的童行为中心 湛如 一、问题的提出 童行是中国佛教度僧特殊制度,这种由童行剃度为沙弥,再由沙弥受戒为僧尼,均需依照既定的律令手续办理,否则属于私度的违法行为。童行制度在唐五代十分流行,至宋代则日渐完备。童行制度的

  • 印度早期佛教的四大广说与净法原则

    印度早期佛教的四大广说与净法原则 湛如 一、引言 净法(kappa)是早期佛教僧团行为的重要准则,其内容包括僧团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泛指与经律相应的行为规范。在波罗提木叉(pqtimokkha)固定之前,净法就已存在。随着波罗提木叉的逐渐完善,净法则由学处的具体条

  • 印度早期佛塔信仰起源与流变

    印度早期佛塔信仰起源与流变 北京师范大学 湛如 一、 问题的提出? 早期佛塔研究的资料主要有三类,第一是部派佛教的律藏的相关的论书,律藏包含了丰富的早期佛教教团史资料,对部派佛教时期的佛塔信仰也有着详细的记述,是研究早期佛塔史必不可少的资料。第二类

  • 未来佛教应加强国际对话与沟通

    未来佛教应加强国际对话与沟通 编者按:2010年9月9日,首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在香港隆重开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湛如法师在论坛发表题为《四众弟子对汉传佛教的历史贡献和未来展望》的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 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在四众弟子努力下,无论是在教风、

  • 《印度学讲义》读后

    《印度学讲义》读后 湛如法师 本世纪以来,国内关于印度学的研究可谓代不乏人,梁漱溟先生、陈寅恪先生、许地山先生、向达先生率先开印度学研究之先河,奠定了印度学在国内研究的基

  • 讲经说法已产生持续性效果

    讲经说法已产生持续性效果 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期间,记者采访到了连续三届担任活动评委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湛如法师,请法师就这一活动所取得的进步和产生的影响谈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全国性的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至今已经举办了三

  • 湛如法师与浙商谈心:商场即道场

    湛如法师与浙商谈心:商场即道场 浙江在线·浙商网1月15日消息(《浙商》记者徐燕娜) 2008年对于中国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2008年对于企业家尤其是浙江的企业家而言更是不轻松的一年。也许在这个时候,思想和心态比方法更重要。 2009年1月14日,浙商风尚汇揭幕庆典

  • 唐宋时期的禅宗教团与清规之研究

      唐宋时期的禅宗教团与清规之研究  湛如法师  一、序论  清规一词,系指清净的法度之意。唐代有关清规这一词语的使用并不限于禅门,清规一语在百丈的时代已经通用于佛教界。如《杜少陵诗集》卷18《偶题

  • 责任心的修炼——从中国文化谈责任心

      责任心的修炼  ——从中国文化谈责任心  湛如法师  (2007年7月21日下午于文殊阁)  尊敬的明海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营员:  像刚才明杰法师所介绍的那样,我是生活禅夏令营的第一届营员,到今天已

上一页 1 2 下一页2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