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广法师
  • “人间佛教”禅观修学要义

    “人间佛教”禅观修学要义 性广 壹、缘起 台湾佛教盛行的“人间佛教”思想,在几大教团的提倡和推广之下,数十年来已蔚为教界思想的主流。此中,尽管在各提倡者之间,仍存有“承袭太虚大师”与“承袭印顺导师”的佛教思想之别,但就彼等在当代台湾社会的理念弘扬

  • 入世关怀与佛教复兴

    【入世关怀与佛教复兴】——本期专题引言(刊于弘誓双月刊第71期) 释性广 台湾各大团体所倡行的“人间佛教”,即使在理论的建立上有其殊途,但亦有“同归”之大旨,是为“众生平等”的理念,“无私无我”的精神。 本刊读者对导师的思想,以及本学团的理念,较多接触

  • 阿含定慧二学之“综合说”与“分别论”

    阿含定慧二学之“综合说”与“分别论” 释性广 印顺导师曾指出:从《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二书的比对中,发现佛教界对于定慧二学的修持已有偏重发展的倾向。如《杂阿含经》重慧证,故多说三处观门与十二缘起,于定学只略说(四禅)根本定,并本持“依定明慧”的

  • 宗教学上“神圣”的概念与范畴

    宗教学上“神圣”的概念与范畴 释性广 一、前言 今年九月十一日,美国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受 到恐怖份子以自杀式劫机轰撞的袭击而伤亡惨重;由此震惊全球的事件中,不禁再次反思宗教信仰对于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尤其是宗教中以“神圣”做烟幕,合理包裹人类对立

  • 大学院校禅修教学之理念与方法

    大学院校禅修教学之理念与方法 释性广 说明: 本文为应邀参加九十五年四月,于中国杭州举办之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会议论文。论旨从佛陀教法的普遍性,分享笔者近年在大学教授佛教禅修的教学方案与经验。其中专门之禅学理论,于《禅观修持与人间关怀》书〈结期

  • 禅七开示录

    禅七开示录

  • 大学院校禅修教学之理念与内涵

      佛法,不只是一套知识性的学问,它更是让生命活得更灿烂、更光明的人生智慧!佛法,不应只是佛教徒的专利,任何人都可以从其中汲取养分,丰富人生!笔者于大学院校讲学之际,深觉佛法中洞观的智慧与深彻的慈

  • 法与法门的抉择 法与法门的抉择

      修学佛法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实修。实修就要提出一个法门,法是方法,门是方位、通路。慈航堂大殿非常庄严,有东、西、南三个门,都能进到慈航堂,法门就是这个概念;然而重点在于进入,而不是从哪个门进入。有人打电话给师父,说他

  • 禅七开示录(一)

    燃灯引路 禅七开示录(一)――入堂日 开示:性广法师 纪录整理:李素卿 时间:95 7 22晚间 地点:学院禅堂 入堂闻法音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晚安: 非常高兴,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一起来共修! 入堂主持禅修之前,不但要处理例行事务,还要把未来九天的事预先做完,

  • 禅七开示录(二)

    古仙人道 禅七开示录(二)――第一日晨诵 开示:性广法师 纪录整理:李素卿 时间:95 7 23清晨 地点:学院禅堂 钟声偈 钟声传三千界内 佛法扬万亿国中 功勋祈世界和平 利益报檀那厚德 圣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

  • 禅七开示录(三)

    人闲心意闹 禅七开示录(三)――第一日 大堂开示 开示:性广法师 纪录整理:李素卿 时间:95 7 23晚间 地点:学院禅堂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晚安! 今天过得好吗?心情还平静吗? 对于初学者或久未复习的禅修者来说,在入堂禅修的前几天,觉得最大的困难应该是疼痛:

  • 禅七开示录(四)

    备粮上路 禅七开示录(四)――第二日晨诵 开示:性广法师 纪录整理:李素卿 时间:2006 07 24清晨 地点:佛教弘誓学院禅堂 主题一:修行前方便 经 典:《杂阿含经》道品,「六三六」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为汝说修四念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5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