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法师讲述 我们皈三宝,坚定信仰,尽形寿修学佛法,一定可以改善自己的命运。但何谓命运,是谁主宰人的命运,又应该如何去改善命运,现在让我们站在佛教的立场,作深入的探讨。 一、命运的意义 命是生命,指自然趋势的生活机能,是人力不可能左右的谓之命。运是运
一、生命的组织 世间事物,由无而有谓之生,能令生起的事物不断生长,得以延续的有机体谓之命。所以,生命不仅限于动物,一切植物皆能生长,皆有限期的延续,所以,一切植物皆有生命。人之老死,与值物的枯死,同样是有生必有死。今天,我们讨论的,不是植物的生命,也不
各位法师,居士,今天是全世界最吉祥而又最喜庆的日子,因为今天,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娑婆世界的纪念日,全世界各地,凡是有佛教徒的地方,无不举行盛大的庆祝! 香港佛教联合会,在庆祝佛陀圣诞的同时,并庆祝金禧纪念,可谓双喜临门,所以特别举行多元化的佛
信仰,是人类精神的补品,灵性的要求,亦是开发人类智慧的主要力量。人的生理,固然需要饮食营养,以延续性命;人的心理,同样需要精神食粮,才能健康正常。古今中外,一切英雄豪杰,能够面对现实,克制困难,完成人生责任,固然依赖信仰力量;而历代高僧,所以能化愚昧为智
要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令人精神回复正常,唯一方法,就是消除烦恼。何谓烦恼?烦恼原无实体,但能使人懊恼烦闷,身心不安。大智度论云:「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可知烦恼,是人心中的大贼,是破坏人心理健康的毒素,是令人丧失理智的麻醉剂,人在烦恼扰
一、求生极乐的理由 (一)缘份特殊 (二)远离诸苦 (三)依正庄严 (四)方便殊胜 二、往生极乐的条件 (一)念佛正行 (二)净业助行 三、求生极乐的利益 (一)灭罪生福却病延年 (二)横出三界离苦得乐 (三)决定往生莲开九品 (四)见佛闻法候补佛处 今天,我要为各位介绍
慧海慈航:文珠法师——如何改善自己的命运 来源:志莲净苑 作者:文珠法师 我们皈三宝,坚定信仰,尽形寿修学佛法,一定可以改善自己的命运。但何谓命运,是谁主宰人的命运,又应该如何去改善命运,现在让我们站在佛教的立场,作深入的探讨。 一、命运的意义 命是生命
一、五戒的内涵 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一)不杀生而仁慈 生是生命,凡有生命的动物,无不贪生怕死,我们爱护自己的生命,怎可以随便杀害其他生命呢?所以皈依佛门,第一条要守的戒律,就是不杀生,不食肉,以培养仁慈的德性,以扩展个人的爱
一、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甚么?皈是皈向、皈宿,依是依靠、依托,依赖。如游子归家,依靠父母;亦如浪子回头,找寻归宿;亦如学生依托老师,弟子依赖师父一样。我们寄生在业海茫茫的五浊五世中,如果没有可靠的信仰对象,作为我们精神的寄托与归宿,没有良师益友给我们依
一、三宝的意义 什么是三宝呢?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是觉义,法宝是正义,僧宝是净义。 佛,梵语佛陀耶,译华言名觉者,含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思。自觉,拣非凡夫的不觉;觉他,拣非二乘圣人的自觉;觉行圆满,拣非菩萨修因,觉行未圆满。诸佛因中修行时
一、讲经因缘 所有佛教道场举行斋天法会时必诵金光明经,但很多人对空的意义不了解,甚至曲解,实有讲解的必要。因此,写了此品讲义,希望有助于一般人理解佛法与修学。 二、本经缘起 本经的缘起很特别,一开始就赞叹忏悔法所生的功德为无有上,能灭众苦,能生诸乐。
各位,今天很高兴有机会与各位见面,共同研究佛学,可惜我是广东人,不懂讲国语,对于听不懂广东话的朋友,非常抱歉,希望多多原谅!不过,听经不同谈话,只要用心去体会,还是听得懂的。记得我年青的时候,与外省的法师们谈话,总是听不懂,可是听他们讲经,不止听得懂,还
律航法师,俗姓黄,名胪初,别字如初,安徽省亳县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幼而好学,学业冠群伦,年十八,举秀才。光绪三十三年毕业于安徽优级师范学堂,因恨清政不纲,乃弃文习武。历任团、旅、师长、副军长代军长、防空司令、及最高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谋等职。后在西安大兴善寺皈依时任方丈的心道大法师,蒙开示净土法门。世寿七十有四,法腊九夏
菩提达摩(英文:Bodhidharma,又称:菩提达磨),意译为觉法。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达摩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这没有什么可疑惑的。睡和醒,这是我们妄念的产物,实际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白天的清醒仍然还是在梦中,所以白天和夜晚做梦,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但往往睡眠的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处在一种休息状态,然而我们深层意识、独头意识还在起作用。所以我们如果透过念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主。
夫诸法实相,本自如如,无无明,亦无非无明,无法性,亦无非法性,奚必待破而始见?乃众生拘于习气,妄自思议,而初研教理者,又非如是不足以开悟,故随宜而申其说。
如来出世,唯一大事因缘,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与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棒喝,亦是一期方便,为人抽钉拔锲,解粘去缚而已,皆破执之具也
学佛所应修学的法门,不出戒定慧三增上学;而比此三学更根本的要素,就是具足信心。因信心是从信解而成立的,不论在家或出家,若对佛法有真正的认识,便会产生恭敬诚挚的信心。由此信心,才可把佛法接受过来而依之修学。故佛法的基础在戒定慧三学,而比三学更要的条件,
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语默动静,念念不忘。若所学仿佛大意,功夫就不相应,不究竟了。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自性。本来无一物,万法了不可得,妄执心外有法,成邪知邪见。
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州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也那!”州于言下悟理。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而其寂照真常之本体,仍然如故,毫无损失。以故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悯其业障深重,不能直复本体,故以种种方便,令种善根,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西方路书中,权实顿渐辨疑之文,须先明权实顿渐四字,然后再论念佛参禅之为权为实为顿为渐,则可了无疑义矣。权者,如来俯顺众生之机,曲垂方便之谓也。实者,按佛自心所证之义而说之谓也。顿者,不假渐次,直捷疾速,一超直入之谓也。渐者,渐次进修,渐次证入,必假多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