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凯法师
  • 僧衣的来源与形成

    僧衣的来源与形成 圣凯法师 许多不了解佛教的人对僧人的好奇,莫过于出家人穿的衣服了,因为当今的出家人衣服种类颇多,有短褂、中褂、大褂、海青及许多颜色的袈裟,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 所以,僧衣的形成与发展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一环,所以有必要对此加以一些

  • 论禅宗无相戒的源流

    论禅宗无相戒的源流 圣凯法师 一、以往研究成果综述. 现代学术界都喜欢将慧能的南宗禅称为“六祖革命”,以示其对传统佛教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这突出表现在他从“不立文字,顿悟成佛”出发,以自性自悟来统摄一切传统的修持方式与修持内容,并以中道不二为指导.

  • 慈云遵式的忏法实践与思想

    慈云遵式的忏法实践与思想 圣凯法师 内容提要:宋代佛教是中国佛法忏法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尤其“慈云忏主”的忏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遵式与宋代天台宗的关系入手,说明遵式的一生体现出宋代天台宗的两大趋势:一、天台与净土念佛合流,二、制忏、礼忏的流行

  • 论涅槃会的成立与展开

    论涅槃会的成立与展开 圣凯法师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以涅槃会为中心,考察佛陀入灭时间的不同记载,追溯汉传佛教以二月十五日为佛陀入灭时间的来源;同时,以印度早期文献、《大唐西域记》等文献为中心,研究印度佛教涅槃会的盛况;最后,考察涅槃会在中国的流行状况,

  • 《方等三昧忏法》成立新探

    《方等三昧忏法》成立新探 圣凯 内容提要:本文从历史与思想的角度,探讨了天台“方等忏法”的成立过程及其时间。《大方等陀罗尼经》是《方等三昧忏法》的思想根源,南北朝以来如慧思、慧旷、陈文帝等修习此忏法,说明此忏法的盛行。国际学界历来对别行本《方等

  • 论近现代佛教对经忏佛事的反思与批判

    论近现代佛教对经忏佛事的反思与批判 圣凯法师 内容提要:“经忏佛事”一直是中国佛教深入民间社会的最活跃表现。我们考察了近代“经仟佛事”的盛行,以及其所表现出鬼神化、迷信化、商业化、形式化的弊端。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思潮下,近现代佛教界、思想界

  • 论弥勒礼忏仪的演变与发展

    论弥勒礼忏仪的演变与发展 圣凯法师 内容提要:弥勒信仰约公元四世纪传入中国,极盛于南北朝,是中国早期最为流行的净土法门,但是随着弥陀信仰的发展,弥勒信仰便逐渐式微。本文从以弥勒为礼拜对象的礼忏仪方面加以考察,如《赞弥勒四礼文》、敦煌文书《上生礼》

  • 大乘佛教的忏悔观

    大乘佛教的忏悔观上(上) 清华大学圣凯 大乘佛教的思想有许多特点,之所以是“大乘”,是因为诸佛以救度众生为其本愿,建立佛土以摄众生。佛陀不仅为救度众生而显现色身,而且也是真理之象征的法身。大乘佛教主张诸法皆是相对性的存在,是缘起性的空。从悟的立场立

  • 中国汉传佛教礼仪--上供、普佛

    中国汉传佛教礼仪--上 供、普佛 圣凯 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尤其在大年三十,寺院中所有殿堂都要上供,几乎需要半天

  • 七月的故事-盂兰盆会漫谈

    七月的故事-盂兰盆会漫谈 圣凯法师 一、盂兰盆会的由来及其发展 盂兰盆会,是汉语系佛教地区的佛教徒根据《盂兰盆经》而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超度历代宗亲的法会。《佛说盂兰盆经》是西晋竺法护所译,全文八百余字;与此经同本异译还有东晋失译的《佛说报恩奉盆

  • 禅七与人生

    禅七与人生 圣凯法师 禅与人生,这已经是所有人最为熟悉的话题。但是,禅是不离坐的,所以坐禅与人生该又如何?禅毕竟是需要坐才能明白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坐禅是修道者人生的基本功课。 禅就是要我们能够定心、净心、悟心、明心,契悟人人本具的佛心,这是

  • 佛教在21世纪应担当什么使命

    佛教在21世纪应担当什么使命 圣凯法师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世纪,世界文明正在打破地域及时代的葛藤和隔阂,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将会深层次地整合,互相包容,从而使我们人类的智慧得到质的飞跃,迈入地球一家的“地球村时代”。随着经济

上一页 1.. 5 6 7 ..13 下一页13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