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开法师
  • 二十亿耳

    二十亿耳 「二十亿耳」,是一位比丘的名字,他在未出家时,乃是个声乐很有造诣的青年,对于弹琴,更是专长。这位爱好真理,追求真理,有学者之风的年轻人,自从听到佛陀讲示微妙的佛法,并受佛陀庄严的法相所感动,竟在僧团中要求剃度,出了家,做一个「难舍能舍,难忍能

  • 人死何以念七

    人死何以念七 在中国民间,流行着一种人死必须「念七」的风俗。考其原因,即因为人死了之后,在七七四十九日之中,其「中阴身」在尚未遇到生缘以前,家人恐其堕落在三途恶道之中,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故请僧人,于每一个七期之日,供佛设斋,念经拜忏,以冀消除亡者在生

  •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 凡学佛修行的人,都希望能够了脱三界火宅,六道轮回,生死苦恼,而达到即身成就,超凡入圣的境界。从凡夫发愿修行,由入道而证果,也要经过许多层次阶段,才能圆满究竟。在此所谓「道」者,是能通达的意思。由凡俗而达到涅槃妙境的资粮,渐次修行,有三十七

  • 三斋日与三日斋

    三斋日与三日斋 佛经上有「半月三斋」这句话,半月是每个月的上半月,「三斋日」是指初八、十四、十五这三天。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类,必须在这三天斋戒,所以叫三斋日,是世界性的,应该采用阳历为准确。 为什么要定在这三天斋戒呢?根据佛经的记载:因为我们头顶上

  • 乞儿问福

    乞儿问福 从前印度的舍卫城中,有一个穷苦的孩子,名字叫做于多罗,因逢灾难,家庭不幸,环境困难,堂上父母年迈,而且又因残疾,不能工作,三口之家,只赖这个孩子可供呼唤使用,做些杂务,经常饮食断炊,苦不堪言。那时于多罗,虽然只有十岁的年纪,却经常淌着眼泪,不忍看

  • 五盖覆真心

    五盖覆真心 什么叫「真心」?真心,乃是世界上每一个人本来就有,而真常不易,不生不灭,如如自在的微妙善心,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及诸大菩萨本来一样。我们以大海的水为喻,海水本是常住不变,湛然不动的,澄清犹如明镜的时候,这好比人的真心。但是,海水遇风即生

  • 什么叫无明

    什么叫无明 有一次,佛陀的两位弟子,舍利弗和拘絺罗,在一起讨论问题,拘絺罗问舍利弗:「何谓无明?」舍利弗的回答很简单,开门见山的说:「无知,即是无明。」随即舍利弗又解释说:「怎么说是无知呢?眼无常,眼生灭法,不如实知,是名无知;耳、鼻、舌、身、意无常,不如

  • 什么叫慈悲

    什么叫慈悲 一般人都知道,孔孟谈「仁义」,耶稣讲「博爱」,佛教行「慈悲」,其意义是:宽惠正直,爱人无私为仁义;神爱世人为博爱;如果说,慈爱与同情,加之以怜悯,为慈悲的话,尚不能完全表达慈悲的真义,在此应当有进一步求得了解的必要。 依佛经的记载,慈悲二字的

  • 人乘修士十八愿文

    人乘修士十八愿文 忏悔往昔诸恶业 终身励行一切善 三归五戒为基础 四摄六度八正道 远离外道不崇邪 不拜鬼神不迷信 正信佛法当精进 断除习染消业障 身口意业常清净 广学多闻为度众 学习一切大菩萨 上求下化度众生 慈悲喜舍随缘作 人乘菩萨道上行 但愿众生离苦

  • 不瞋得清凉

    不瞋得清凉 圣开导师 瞋恚如猛火,能使众生生起大烦热恼的苦,烧毁功德之林。惟学佛行菩萨之道,才能断此瞋恚,转为清凉。所以普贤菩萨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曾说:「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于他菩萨起瞋心者。」不但如此,凡学菩萨道的人,对一切众生,没有瞋

  • 人乘佛教推行宗旨

    人乘佛教推行宗旨 一、修行释迦教法 二、实践菩萨精神 三、推行人乘佛教 四、启发人类智慧 五、弘扬幸福文化 六、净化世道人心 七、发挥慈悲济世 八、利乐社会人群 九、建设人间净土 十、促进世界和平 十一、美化娑婆世界 十二、实现圆满光明

  • 弘扬人乘佛教的原因

    弘扬人乘佛教的原因 人为升沉枢纽 大家都知道「人为万物之灵」,我们站在人道的立场上,对于人类本身的一切,应当彻底的求得了解。 由于人心有了善恶,人的行为有了善恶,才有天堂地狱,六道众生,造成了三界火宅,六道轮回之苦。要超三界,得出轮回,亦唯有人可以做得

上一页 1.. 4 5 6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