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开法师
  • 三种儿子

    三种儿子 佛陀在祇园精舍对比丘们说:「人乘佛教的家庭有三种儿子。」 弟子们问:「是那三种儿子呢?」 佛答:「第一是随生子,第二是胜生子,第三是下生子。」 一者、随生子:父母为虔诚的佛教徒,终身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圣戒;所生的儿子

  • 三藏十二部

    三藏十二部 凡是佛教徒,大多数的人都知道,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所以佛教的经典,一共结集起来,有「三藏十二部」之多,浩如烟海,自然为其他的宗教望尘莫及,就是一个大学问家,有了高超的知识,若未出家,要想穷究如此广大无边的法门,仅凭一生时间

  • 凡夫十种力

    凡夫十种力 释迦牟尼佛,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曾对弟子们说,世间的人,有十种力: 一、自在王者力: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国王,乃是一国的元首,在其国内,无论到达任何地方,任何处所,王之威力至上,都能一切满愿,凡是有所需要,没有缺乏,都能自在如意,所以自在是王者之力

  • 小人之恩不可不报

    小人之恩不可不报 世间有小人,与小人交,宜慎重小事,更不可失信于小人。小人亦会施恩,万不得已,不宜受小人之恩惠;既受小人之恩,千万不可忘恩,并应当先图报答以为妙。 世尊为了使世人,不可忽略小人之惠,对弟子们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大狮子,清晨起来,出了山洞,

  • 山鸡也学菩萨道

    山鸡也学菩萨道 佛经上曾有一则山鸡救林的故事:在一片青翠茂盛古木参天的森林里,一天忽然大火烧山,一只全身斑斓,羽毛似锦,甚为美丽的雉鸡--世人称为野鸡。它眼见自己世居的家园,正被无情的火焰漫烧,心想,这场灾难,将会把林中一切的动物全部毁灭,这时它的脑海

  • 不用财物的布施

    不用财物的布施 在一般人的想法,总认为布施是有钱人的事,所以若逢有人介绍他们布施修福时,总是推辞说:「待我将来赚大钱时,再行布施吧!」其实也不一定要发了财才能布施,布施的方式很多,无财之人也可行施。在优婆塞戒经里佛说:「善男子!无财之人,自说无财,是义

  • 不学蛇行法

    不学蛇行法 世人都知道,「蛇」是一种冷血动物,属于圆筒状的爬虫类,尾长无足,体有细鳞,不能直行,以伸缩筋骨,匍匐于地,弯曲而行。头尖成三角,尾较短的乃是毒蛇,著名的有蟒蛇、赤练蛇、蝮蛇、响尾蛇、两头蛇等不胜枚举。总之,蛇在人的心目中,没有好的印象。 蛇

  • 五根断三结

    五根断三结 佛陀在舍卫国的祇园精舍,对弟子们说,凡是修行的人,如果能持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种善法的根本,而深入观察者,即能断三种结。 「结」,就是乱丝乱麻打成的结。世人心中因为很多的事情集在一起,无法解开,好像丝麻的结一样,所以叫做心结

  • 五退法与七不退法

    五退法与七不退法 世尊曾对弟子们说,在佛教的圣法中,有五种退失菩提之法。 一、贪欲:贪是贪心,欲是欲念,求得而不知满足叫贪欲,修行人有了贪欲,随时只知追求: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等五欲六尘的享受,而退失菩提道心。 二、瞋恚:修行人不

  • 一句胜多闻

    一句胜多闻 在佛教里,人人都知道阿难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中之多闻第一,因为他是世尊的堂弟,出家以后,随侍佛陀,未曾稍离,因此佛陀讲经,大部份他都亲耳听见。他不但多闻,而且强记,又能依教奉行,得证诸法,难能可贵,故佛曾赞之曰:「我声闻中,第一比丘,知时明物,

  • 一百零八颗念佛珠

    一百零八颗念佛珠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六根与其对境--色、声、气、味、触、法六尘,合为十二处;根与尘互涉起分别而生六识。如:眼见色,起青、黄、赤、白、黑、绿、紫、靛各种颜色的分别,为眼识界;耳闻声,能分别啼、笑、叫、骂、唱

  • 九有即九居

    九有即九居 在「什么叫慈悲」一文中,曾引用了「三界之内,水陆空行,胎卵湿化,四生九有」来解释众生。后来,因发心校对的弟子说:「四生在一般人容易知道,什么是九有?恐怕就少有人明白了。」我说:经云:「九有即九居。」如果这样答复,若是没有研究过佛学的人,又要

上一页 1.. 3 4 5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