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法师
  • 酒是傻瓜药

    91、酒是傻瓜药 一个初学佛者谈自己对于“五戒”的看法:佛门五戒总的来说是好的,像“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这四条确实应该戒,因为这些行为都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至于“不饮酒戒”嘛,我觉得就没必要,尤其在现代社会中,酒作为一种文化,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会喝酒能有效提高自己的社会形象,从而成就人生价值。 清净给他讲了一个自己出家前的故事:那时候我在交通系统工作,由于工作关系,应酬频繁,虽已学佛多年且吃长素,但对于“酒戒”却假以“公务”之名舍而未持。一次和一个关系单位

  • 讲经弘法与修持止观是不二法门

    92、讲经弘法与修持止观是不二法门 推荐一位同修去参加一期“弘法人才培训班”,同修表示异议:修行要紧,放着止观参禅不做,去学讲经弘法,会耽误了自己修行,得不偿失。 清净说:把心安住于法,“安那般那(观息)、参悟话头、诵经念佛、结印持咒、讲经弘法、出坡作务”无不是止观修持。讲经弘法是将所学佛法运用于生活,践行菩萨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利利他的具体落实,属福慧双修。讲经弘法本身就是修行的实战演习,所以不会有“耽误修行”之说。 清净讲了一个《郑人买履》的故事:有个郑国

  • 证量就是心量

    94、证量就是心量 佛法就是心法,证量就是心量。心量有多大,证量就有多高。心为太虚,量周沙界,即名诸佛。 心量,在佛教中指心对外境的攀缘、度量。佛的真实证到的心量,能克服主客体对立,远离能缘、所缘而住于无心。《坛经》般若品: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 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保持平静;面对荣耀和光环时保持平淡;面对毁谤和误解时保持平和;面对禅定和法喜时保持平常;面对伤害时慈悲宽容;面对损失时大度包容;面对灾难时淡定从容;面对异己时和睦共容。 学佛就是要学佛的心量,修道就是

  • 黄灯亮了

    95、黄灯亮了 搭乘一个居士的车,车是居士向朋友借的。进入城区,居士说:“黄灯在闪。” 清净说:“那是警告灯。” 居士问:“要停下来吗?” 清净说:“减速就行了,不用停。” 居士:“那跑不动了,怎么办?” 清净:“瞎担心,路上又没有情况,跑就是了。” 居士:“心里没底,不放心。” 清净:“黄灯是在简易路口、学校、村庄等附近安装,为的是提醒驾驶员减速行驶,只要没有行人,无须停车。” 居士:“师父,我不明白你说什么。” 清净:“交通规则怎么学的,驾驶证是买来的吗?” 居士:“货真价实凭本

  • 清净明诲

    96、清净明诲 和几个学佛多年的居士聊天,谈到如何防止修行出现偏差,清净建议大家多学习《大佛顶首楞严经》之“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佛顶首楞严经》之“四种决定清净明诲”讲的是修行人需戒除“杀盗淫妄”四种恶习。“诲”的意思是教育、指导。就“杀盗淫妄”的行为表现来说,学佛者都能清醒辨明,且严加防范。但其内在的心理因素,也就是作恶的原凶,却不易察觉,甚至被放纵。从而最终酿成大祸,被心魔所控制。“杀盗淫妄”的内在表现为“贪嗔痴慢”,其对应模式为“杀”来自“嗔”,“

  • 净土宗道次第

    97、净土宗道次第 一个居士说:“我们修学净土法门,感觉很茫然,没有头绪,几乎所有的师父都说念佛就行,可是我们找不到感觉,无从下手,佛号提不起来。人家密宗的修学体系就很完备,一部《菩提道次第广论》就能把人由正见导入正觉。净土法门就缺少这么个按部就班的修学次第。” 清净说:“净土法门的修学次第就是净土宗根本经典《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的“净业三福”,由佛陀金口亲宣,不仅是净宗修学次第,而且是一切法门的修学次第。” “净业三福”是《观经》中释尊无问自说:一者孝养父母,奉

  • 执著于不执著

    执著于不执著 和几个居士聊天。 一个经商的居士问:“师父,有的同修学佛多年了,竟然还喝酒吃肉。您对此怎么看?” 清净说:“喝酒吃肉是不好。你现在怎么样?” 居士说:“我坚决断除酒肉。我修行也不精进,智慧也不高,但这一点我坚持住了。不管出席什么聚会,不管

  • 解脱就是硬道理

    解脱就是硬道理 一个居士向清净哭诉:自己从小关心弟弟,从弟弟的上学、成长、就业、买房,都是自己出钱出力帮忙安排的。可几个月前,由于一点小事,弟弟竟然声称要与自己断绝姐弟关系,父母也对自己很不满意。弟弟的薄情寡义,父母的偏心误解,自己的委屈不平,搞得

  • 众生欢喜,诸佛欢喜

    众生欢喜,诸佛欢喜 一个老居士向清净哭诉:自己是学佛多年的老居士,在一个寺院斋堂长期护法,寺里经常来一些不懂规矩的新居士,由于怕新居士做错事背因果,所以就经常批评他们,结果就吵架,后来居士们都不来寺院了。寺里住持师父为此不高兴,就很严厉的批评自己。

  • 看着佛菩萨的脸

    看着佛菩萨的脸 有一个提琴家第一次举行他的演奏会,老师对他说:“当演奏时,你不要因台下的人惊慌,我就坐在楼上的前厢,我若是没有特别的表示,意即并无错误,你可放心演奏下去。你要注意我!”那位老师的满意、认可、欣赏、愉快的笑容,虽然坐在楼上没有出声,但却

  • 把你的业障拿来

    把你的业障拿来 慧可:“请和尚安心?”师曰:“将心来,与汝安心。”进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觅得岂是汝心?与汝安心竟。”达摩语慧可曰:“为汝安心竟,汝今见不?”慧可言下大悟。(录自《祖堂集》) 达摩渡过长江,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静悟佛理,传扬开

  • 和尚谈“艳照门”事件

    和尚谈“艳照门”事件 作为一名出家人,本想装作不知道“艳照门”事件,不去谈论,但又觉得这是一个弘法的机会,实在不想放弃这桩“反面教材”。由这件事看出佛陀为在家佛子制定“不邪淫戒”的无上智慧和先见之明。 按照佛教教义,在家人除了夫妻之间的行淫外,一

上一页 1.. 10 11 12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