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法师
  • 佛教在21世纪之前瞻与思考

    佛教在21世纪之前瞻与思考 菩提法师 前言 眼下,关于二十一世纪的话题,较为流行。无论是西部大开发,还是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或者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社会的繁荣与稳定,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国际互联网与转基因工程,等等、等等,诸多问题,不一而足

  • 学佛探珍

    学佛探珍 菩提法师 绪 言 我们常常都在谈论学佛的问题,但为什么要学佛?学佛的根本意趣究竟何在?这一问题却有许多人不甚明了。学佛并不是无意义、无目的,而是要想获得一种高尚、圆满的成果。学佛而能够深刻理解到学佛的根本意趣,进而感到非学佛不可,有这种坚

  • 《妙云集》教学研读大纲

    《妙云集》教学研读大纲 ——福建佛学院师资进修班编订 菩提法师 前言 一、信解行证研读《妙云集》之宗旨目的意义 1、信智合一净心为性之信 2、胜解空性得法住智之解 3、行正常道修人菩萨之行 4、现证解脱由闻思修而证 5、直其见净其行自证化他 6、八圣道四

  • 印顺导师之治学方法举隅

    印顺导师之治学方法举隅 福建佛学院 菩提 佛教自汉代传人中国以来,大师辈出,浩瀚汪洋的佛典与著作亦使人叹为观止.然近百年来,于佛学研究有深刻造诣者恐唯有印公导师一人。但印公却在《法海微波》的序文中自叹:“一生写作。出版而不能对佛教有些影响,不免有些

  • 赵朴初的“养生信”

    赵朴初的“养生信” 菩提 在赵朴初先生寄给我的书信中,有一封信几乎完全是谈养生的。他说: “弟今年九十有二,在同辈人中,堪称健者。蔬食已七十年,每日两菜一汤,饭二两左右;每晨起床前摩腹二百次左右,消化系统良好,所谓养生之道唯此而已。近有诗云:“不知肉味

  • 一代高僧──圆拙老法师

    一代高僧──圆拙老法师 菩提 绪言 圆拙老法师的声誉载道,已早为教内外人士所敬慕,而其倡印佛经、培育僧才的创举更是功不可没,有口皆碑。但关于老法师的生平及其佛学思想,却知之者甚少。作者福簿,亲近老法师的时间不多,了解的也不够,况且,老法师在生前也不愿

  • 南洋佛教之见闻与我思

    南洋佛教之见闻与我思 菩提 前言 匆匆地在新加坡、印尼走了一回。归来后院长学诚大和尚,非常关切地请我为佛学院的同学们,介绍一下此次弘法的见闻,希望在某些方面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和省思,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于是,我也就遵从院长的指示,并为

  • 我终于在台湾见到了印顺导师 我终于在台湾见到了印顺导师

      世界的一切无不是因缘穿凿的结果,而人生的境遇也都是因缘生灭聚散而呈现的悲观离合,所以说因缘实在是不可思议。记得十几年前,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有位法师曾留给我这样一段话:缘缘缘缘聚则生,缘缘缘缘灭

  • 仰止唯佛陀 俯首礼太虚

    仰止唯佛陀 俯首礼太虚 菩提 绪言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①这四句脍炙人口的格言,是中国近代佛教界的泰斗,新佛教运动的巨擘──太虚大师的言教。大师到他方教化,眨眼间已五十年了,但是他留给中国及世界佛教徒的印象却是永不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2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