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弘法师
  • 珍重自己 远离是非 散发善意 珍重自己 远离是非 散发善意

      我们讲《楞严经》讲到,十方诸佛异口同音告诉楞严会上的大众说,让我们生死的是我们的六根,让我们能够获得解脱证得无上菩提的也是我们的六根,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六尘,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是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各种现象造成了我们的烦恼

  • 妄心与真心 妄心与真心

      今天早上一位居士请问师父说,什么叫做“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怎么才能做到?大家想不想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大众:想!)那你知道心怎么明、性怎么见吗?知道的举手。(大众:不知道。)那么作为一个一般人呢,我们都是不知道自己的心的。众生都有心是不是?

  • 明辨善恶 明辨善恶

      有人给我看了一个视频,是什么呢?是一个老妇人,在楼下这个老人家去坐在她儿子的摩托上,她儿子看见了,哎呀,过来就搧她的后脑勺,搧啊搧啊,搧得很厉害,她儿子还把她摁下去,搧她的脸。老人头发都白了,最少得有七十岁了,坐在摩托上,让她儿子搧过来搧过去,

  • 学佛是一种伟大的追求 学佛是一种伟大的追求

      我们学佛还是有很多需要修行的地方的,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地方的,如果这些方面我们做不好,对我们修行就会有障碍。即使以前你也在修行,但是当你没有系统学习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有什么障碍不解决,就老是卡在那里。人际关系各方面搞不好,好象是小事,事实上

  • 布施到彼岸 布施到彼岸

      福报要跟大家分享,福报就会更大,这叫布施。布施福报,提供福报给大家,这就叫布施。大家不要以为布施就是拿钱,这是狭义的布施,凡是好的给别人,都叫布施。所以有人不知道,多通知,给别人提供学法的机会,然后鼓励大家来学法,这个功德稀有得很。

  • 做一个有志向的人 做一个有志向的人

      为什么玄奘法师长大之后能够成为一代三藏法师,弘扬圣教,至今在整个世界都有名呢?古印度的历史都是参考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和义净三藏法师《南海寄归内法传》,然后再推断出来的。所以玄奘法师是伟大的旅行家、佛学家、思想家,在世界上是很著名的。鲁迅

  • 往生并不难,只要不挂碍 往生并不难,只要不挂碍

      人要往生也不难,只要不挂碍,放下世间的这些杂七杂八的挂碍,心里不要胡思乱想,不要牵挂这个,牵挂那个,过去不可得,未来不可得,就是现在也在流逝,就一心一意地念佛想佛,现在当来必定见佛。所以往生也不难,你只要有信心,有愿力,不要忘了正念,又能够看

  • 念佛重在一心不乱 念佛重在一心不乱

      怎么一心不乱呢?就是专心全身心地投入去修某个法,就能够一心不乱。最重要是什么?要全身心、全生命地去投入,不胡思乱想,不说闲话,真正认定就只有学佛这件大事是唯一的最重要的大事,这才可以。清朝有一位出家人,在出家之前以络丝为业。后来他去俗出家,平

  • 学佛人要真心用功,才能消灾除障坐脱立亡 学佛人要真心用功,才能消灾除障坐脱立亡

      大家要努力地用功,真心地用功。真心用功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不但能消灾除障,还能坐脱立亡。宋朝有一位蕴齐法师,字清辩,俗姓周,是钱塘人。少年的时候他就通过经文的考试而受戒得度,宋朝的时候要通过考试才能出家,蕴齐法师经文考得很好。后来他在法明会

  • 怎样打坐?最重要在如何用心 怎样打坐?最重要在如何用心

      有个居士问我怎样打坐。有人认为坐禅才叫打坐,其实并不是这样。念佛也可以打坐,修密法也可以打坐,参禅也可以打坐,外道也可以打坐,像我们修准提法也是在打坐。表面看起来打坐的姿势差不多,但是用心不同,所以坐只是个方便,最重要在如何用心。

  • 受菩萨戒之前要做什么?发菩提心 受菩萨戒之前要做什么?发菩提心

      没发菩提心根本就受不了菩萨戒的,受了也不得戒体。因为受菩提心戒是受菩萨戒之前要做的,先要发菩提心。《菩提道次第广论》里有讲过,发菩提心透过七重因果或者自他相换的修法来唤起菩提心。那我们汉传佛教是不是就完全没有唤醒菩提心的教法呢?有的,像省庵大师

  •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功德有多大?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功德有多大?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呢?就是为了证最圆满的果位,一乘佛法。《妙法莲华经》上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在全宇宙之中,在诸佛教化的十方国土里头,只有一乘妙法,就是证入菩提心的佛法,其他的都是方便,大小乘两乘和声闻缘觉菩萨乘三乘都

上一页 1.. 6 7 8 ..18 下一页18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