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真法师
  • 如是我观(一)

    如是我观(一) 明真法师 人生的本质是什么? “五蕴皆空”,是在我国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一句佛语。之所以比较流行,当亦决不是偶然的。我观这简短的四个字里,具有无量妙义。它阐述了人生的现象、人生的本质、人生活动的规律性。这句独具特色的佛学术语,在其它书本

  • 如是我观(二)

    如是我观(二) 明真法师 有读《如是我观(一)》者问我:你笔述的佛学,依我看基本上是你自己的佛学,并不是日见日闻的佛教。你自己觉得怎么样? 我说:你批评的很中肯。我自己亦有如此感觉,现在还是“试笔”。估计写下去,有些地方,很可能会越写越野,越不类于日见日

  • 试论唯蕴无我

    试论唯蕴无我 明真法师 照佛法的观点讲,对我们佛弟子最大的危害,就是我执和法执。执我执法,皆是主观认识上的错误。执,坚持义。坚持认识上的错误,这是形成一切苦厄的根源。佛说五蕴,在启发我们认识主观上执我执法的错误。蕴,积聚义。五蕴,色、受、想、行、识

  • 身非是“我”论

    身非是“我”论 明真法师 大概自有人类以来,即皆以身为“我”。在今天人类行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几乎还有许多人(也包括我自己),仍然在承袭旧的传统观念,坚持以身为“我”。在佛学的启发下,我认为身不是“我”,身与“我”是有联系而实又有区别的,“我”这

  • 续身非是“我”论

    续《身非是“我”论》 明真法师 以身为人,以身为我;人、我、身三者,名异而实一。且问:此一实者,空间为人、为我抑或为身呢?且何义名人,为什么要以身为人?何义名我,为什么要以身为我?身又具有何种特殊作用,竟能兼任人我?这是以身为人、人身为我者,谁也讲不出半

  • 人我身的区别与联系

    人、我、身的区别与联系 明真法师 现在东方人、西方人,基本上皆是以身为人、以身为我,这就势必形成遍天下之人未有不是我的,遍天下之我亦未有不是人的。然则究竟什么是我?什么是人?人与我的实质为同?为异?这还是今天东方人、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一笔小小的糊

  • 明真法师年表

    明真法师年表 南岳广济文化研究所 编 1902(清光绪28年) 1岁 △ 壬寅岁十月十一日,出生于湖北省荆门县。俗名赵哲。幼年读私塾,天资聪颖擅长写作。幼年因患骨髓炎久治不愈右足致残,辍学家居。 1921(民国10年) 20岁 △ 在地方机关任过田赋征收职员和小学教师。

  • 开创佛教事业的新局面

    开创佛教事业的新局面 在庆祝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我想就如何开创我国佛教事业的新局面谈一点意见,供四众同道们参考。 佛陀住世,以“六和”为组织僧团的原则。对日常生活资料的享用,坚持“利和同均”,同甘共苦,不搞特殊;“见和同解”,是对佛法的

  • 佛陀的日常生活

    佛陀的日常生活 近读汉译《四阿含经》发现了不少关于佛陀日常生活的事实,不但趣味隽永,实际上对我们作弟子的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和示范性;因此辑录出来,作为南传佛教国家纪念佛陀涅槃二千五百周年的随喜功德,使我们共同在佛陀的慈光照耀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

  • 伽伽池畔

    伽伽池畔 明真法师 种德先生带着自己的五百弟子,到伽伽池的旁边访问释迦牟尼佛。佛当时接见了他。宾主寒喧后,佛向种德先生提出了一个问题: “种德先生,假使一个人要做到言语诚实,绝不欺诳他人,必须具备一些什么条件?” 种德仰头思索了一下,高兴地向佛说道:“

  • 曲女城大会的故事

    曲女城大会的故事 明真法师 这几天,四面八方的人,像潮水一样地向着羯若鞠阇国的首都曲女城涌来了,他们是来参加、观摩学术辩论大会的。 曲女城雄踞殑伽河的东岸,会场建筑在距河十余里的西边岸上;场的东面正中,是一座雕构精美、飞金饰彩高十余丈的台龛,南面是

  • 释迦牟尼佛与神造论者辩论

    释迦牟尼佛与神造论者辩论的故事 明真法师 “梵志种白,余者皆黑”,这两句话,是远在两千多年以前,从印度的梵志口内讲出来的。梵志,就是当时以承事大梵天王为职志的祭司,也就是当时印度人民精神上的统治者。《俱舍光记》卷十二说:“婆罗门,此云梵志。”《玄应

上一页 1 2 3 4 ..8 下一页8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