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法师
  • 向佛祈愿后,处境为何更糟糕?纯粹的付出 向佛祈愿后,处境为何更糟糕?纯粹的付出

      相信大家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向佛祈求一个愿望,但到最后发现佛非但不理你,还把你推到了比之前更糟糕的处境。这到底为什么?也许大家可以想想,如果你的儿子向你表示想要得到勇气,你是直接给他勇气,还是给他创造一个机会,让他懂得如何生出勇气?

  • 禅坐中看到的,在生活中要对治 禅坐中看到的,在生活中要对治

    在禅七这种密集的修行中,在禅堂里一支接一支香的禅修中,我们可以体验到身心的一些状态。这些状态出现时,一定要有正知见来认识它。禅堂就像是一面镜子,打禅七就是每个人在禅堂这面镜子前照一照自己。平时我们很难得照自己,都是在向外驰求、攀缘,

  • 掌控,让你在关系里失控 掌控,让你在关系里失控

      我出家之前,领了薪水就会给我妈妈一些钱,让她可以去买一点她自己喜欢的或吃的、用的。我妈妈就攒着攒着成一小笔,然后就偷偷拿给我阿姨去用。一开始我不知道,只觉得奇怪,我妈妈生性节俭,怎么钱那么快就花完了?问她,她只说去买这个买那个。后来我知道答案后,心

  • 为什么总跟自己过不去?如何对治? 为什么总跟自己过不去?如何对治?

      最好的方法是你必须自己去实修;自己去面对,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刚才说到了,有好多事情都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比如说:我们批判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对你自己内在的批判。这就是我们透过别人反视自己,别人就像一面镜子,因为自己有问题,所以透过一个外境,让

  • 成长来自生命的体验 成长来自生命的体验

      生活中我们有喜、怒、哀、乐、忧、悲、苦、恼……等等的感受。也正因为我们的无明与分别心,才会对照出这些情绪,从而希望摆脱烦恼和痛苦,拥有快乐和喜悦。比方说,修净土法门的我们,都会希望在这一世生命结束之后,可以到没有烦恼的极乐世界去。但是去到极乐

  • 修行和生活、性格、学习的关系 修行和生活、性格、学习的关系

      修行通常容易被理解成修炼。修炼跟修行有什么不同呢?可能有的同修第一个反应是:修炼是不是道教的词啊?差不多吧。道教用修炼这个词比较多,有炼丹,炼丹有内丹和外丹,外丹是一种药品,内丹是身体里面的,但是佛教所说的修行跟修炼不一样。

  • 培养禅修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培养禅修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修行通常容易被理解成修炼。修炼跟修行有什么不同呢?可能有的同修第一个反应是:修炼是不是道教的词啊?差不多吧。道教用修炼这个词比较多,有炼丹,炼丹有内丹和外丹,外丹是一种药品,内丹是身体里面的,但是佛教所说的修行跟修炼不一样。

  • 幸福源于发现拥有与心存感恩 幸福源于发现拥有与心存感恩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幸福的、家庭是美满的…但往往事与愿违,不知为什么,很多人生活中寻不到幸福感,更无快乐可言。整天这也看不顺眼那也不顺眼,找寻不到幸福、看不到希望。究其原因结果出乎意外地简单:没有真正的发现和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也不知道心存感

  • 如何引导为了有所求而学佛的人? 如何引导为了有所求而学佛的人?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想你应该给他建立一个概念:你学佛并不是为了别人学,而是为了你自己。学佛也不是为了要过上好日子,而是要让你自己的自性往上提升。心力一提升,你的生命品质会跟着提升,你的一切自然会更好。人在娑婆,随着你对这个世间的感受越来越多,

  • 觉察外境,往内修行 觉察外境,往内修行

      生而为人,我们对周遭的人、事、物免不了有所期待,最好是能一切顺心、事事如意。但是我们也清楚,事与愿违,是生命里面少不了的经验。所以当我们心中的期待,跟所呈现的环境有所偏差时,与其不断的排斥,不如以欢喜的心情,来接受现实的不如意。因为所有的外境,

  • 思维即是修行 思维即是修行

      人与人之间的言语沟通,都只能维持在知识逻辑的层面;听者能捕捉到的,也只有知识逻辑层面上的东西。我们必须不停反复的思维,才能落实概念到生命中。经过闻、思、修,也就是,你听闻我说的属性,知识层面建立概念;然后反复思维,落实成生命的信念;由内而外展现的

  • 佛法无边,幸福无限 佛法无边,幸福无限

      在佛教里,我们常常听到“佛法无边”这句宏伟的话。佛在成佛之后,成就了法身、报身、应化身。其中的“法身”是遍一切处的。也有人会问,法身是什么?法身是诸法的本性,是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觉性,只是有的显现了,有的没显现。法身佛则是自然任运圆满断证的功德显现

上一页 1.. 10 11 12 ..17 下一页17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