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法师
  • 把握当下,慢慢契入到“无事”的境界 把握当下,慢慢契入到“无事”的境界

    上次讲到几句话:“没事别找事,有事就做事,做事要了事,最好是无事。”如果要讲“无事”,就没有什么好不好,讲到好呢,已经是对待中的话了。如果要讲无事,甚至连多说一句、解释都没有必要。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所说的“无事”,不是说叫我们什么都不做,

  • 缘来如此 缘来如此

      佛家在看待世间的现象时,讲究的就是一个“缘”字,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任何人、事、物,没有因缘就不会来到你身边。所有来到你身边的缘分,即使是曾经怒目相向、争斗得很严重的。一旦失去,多数我们会舍不得,有些缘分甚至会令我们产生像失去对手的那

  • 为什么要报众生恩?如母众生,恩重如山 为什么要报众生恩?如母众生,恩重如山

      如果各位是学佛人,就会常听到一段话:“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什么是四重(zhòng)恩呢?就是:非常重大、非常伟大的四个恩典。身而为人都拥有这四个恩典,让我们活在娑婆世界中有归属感,也被这四个恩典滋润着。那么,是哪四个恩典?一是“父

  • 真正的“尊重别人” 真正的“尊重别人”

      我们来谈谈“尊重别人”这个主题。真正“尊重别人”的概念是有很深的哲学意涵的。平常说的:“尊重别人”多半是比较浅表的东西。我们所谓的“尊重”,到底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还是演出来的“尊重”?这很容易混淆。可能我们自己都会骗自己:师父说要“尊重别

  • 菩提心难发,一旦发了便不能退 菩提心难发,一旦发了便不能退

      我们常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佛告诉我们:因有我的欲望心而产生的求不得苦,即是八苦之一。而菩提心则是一种无我,于深层潜意识中清晰指向追求生命真谛的欲望心,无苦可言。简单来说,我们要发一个将来

  • 打七的渊源及时代演变 打七的渊源及时代演变

      现在柏林寺打禅七的这个制度,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寺院一个传统的修行制度。各禅宗寺院又叫“丛林”,因为住的僧人多,所以古代把禅宗寺院叫丛林。往往在冬季天冷的时候,各禅宗的丛林就会结制打七。所以禅堂的这种行香、行行坐坐的制度,还有钟板、法器,包括禅堂管

  • 遇到厉害的人,就会觉得自我价值很低,该怎么办? 遇到厉害的人,就会觉得自我价值很低,该怎么办?

      “分别心”,这种比较高下的情绪是很普遍存在的。相信自己,我们的生命只需要对自己负责,不是活在跟别人的比较当中。如果你现在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过得很快乐、很自在、很舒坦,这样就很好啦。只要你能把握住那种舒坦的感觉,你走到哪里都自在!就算比输了,仰望人家,

  • 让自己拥有一颗清明通透的心,到达内心的菩提 让自己拥有一颗清明通透的心,到达内心的菩提

      佛法告诉我们:佛陀的慈悲就像夜空中冰清无瑕的满月,月华所到之处,润物柔而无声。而我们修行人的内在历程,彷彿也像月亮一样,从月初的不见端倪、无有所获,到灵光乍现、光华渐盛、再到十五的皎洁通透、柔软圆满。我们生命修行的过程都是这样,从一开始不懂得修

  • 布施的真正意义 布施的真正意义

      布施是六度波罗蜜中的首项修行法门,能够让我们心的容量越来越大。给自己扩充心量,创建一个不小气、不悭贪、宽大的心。并不是大家过去以为的“用布施去换福报”,而是因为你愿意去布施、去做好事,所以你的心量扩增了,心量变大了,福报才有空间进来,否则,你心

  • 快乐的来源是懂得感恩 快乐的来源是懂得感恩

      不必在乎别人的评判——如果你很清楚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定业不可转,若这是生命里注定的功课,那是无法躲避的。你可以不及格,但是不能不接受。你一定可以超越它,一次不行,那就再来一次。你的心是清净的,环境就是净土;你的心是快乐的、善良的、慈悲的,身边感

  • 佛法自然,向阳生长,无所畏惧 佛法自然,向阳生长,无所畏惧

      我们都说佛度有缘人,而这世上,多的是人们抱怨众生皆苦,佛却不度他。其实并非佛不度他,而是佛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来度他。我曾经一直思考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有些孩子明明还这么小,为什么就有瘫痪的病症?他们又是为了什么来到世间?

  • 知足和满足意思一样吗?圆满的满足胜过有漏的知足 知足和满足意思一样吗?圆满的满足胜过有漏的知足

      有人说:“因为信仰,所以知足;因为知足,所以幸福。”我觉得这句话想表达的,应该是满足,而不仅仅只是知足。在我的认知中,知足和满足是不一样的。所谓的知足是看看别人,比较自己,觉得自己好多了,应该要满足了,这叫知足。但是真正的满足是什么?是来自于

上一页 1.. 11 12 13 ..17 下一页17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