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法师
  • 关于净土五经

    关于净土五经 修学《净土五经》,应该先知道五部经之间的关系。普及率最高的是《佛说阿弥陀经》(也叫小本弥陀经),应该作为首

  • 莲宗宝鉴译注

    《莲宗宝鉴》译注

  • 杂譬喻

    杂譬喻

  •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一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一 [原文] 念佛正因说 盖闻恒河沙数众如来,弥陀第一;十方微尘诸佛刹,极乐是归。至理本只唯心,初门必由因地。故知合抱之木发于毫芒,千里之行始于初步。欲超生死,以净土为归趣之方;将证涅槃,故念佛乃正心之要。深信极乐真解脱之妙门,谛

  • 杂譬喻之一

    杂譬喻之一 [原文] 智者思惟财物不可久保。譬如失火之家,黠慧之人明识火势,火未至时急出财物,舍虽烧尽,财保全在;更修屋宅广开利业。智人植福,勤修布施,亦复如是。知身危脆,财物无常,遇值福田,及时布施;亦如彼人火中出物。后世受乐,亦如彼人更修宅业,福利自慰

  •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二

    《莲宗宝鉴》译注 [原文] 阿弥陀佛因地 《鼓音王经》云:“过去劫中有国名妙喜,王名憍尸迦,祖父清泰国王,父月上转轮王,母亲殊胜妙颜。生三子:长曰月明,次曰憍尸迦,三曰帝众。时有一佛出世,名曰世自在王。憍尸迦心发道意,弃舍国位,投佛出家,号曰法藏比丘。”

  • 杂譬喻之二

    杂譬喻之二 [原文] 菩萨布施不惜身命,如昔尸毗王以身施鸽。天帝释故往试之,知有菩萨志不。释语毗首羯摩天:“汝作鸽身,我当作鹰逐汝。汝便佯怖入王腋下。” 俄,毗首自返身作鸽,释返身作鹰,急飞逐鸽,鸽直入王腋下,举身战怖。 是时鹰住树上,语王言:“汝还我鸽,

  •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三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三 [原文] 弥陀释迦本愿因地 《悲华经》云:“往昔劫中有转轮王,名无诤念,大臣宝海为善知识。同于宝藏佛所发菩提心。无诤念发愿云,‘我修大乘取于净土,终不愿于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界众生无诸苦恼。我不得如是佛刹,尔乃不成正

  • 杂譬喻之三

    杂譬喻之三 [原文] 昔有一人,受使远行独宿空舍。 中夜有一鬼,担死人来著其前。后有一鬼逐来,嗔骂前鬼:“是死人是我物,汝何以担来?”二鬼各捉一手争之。 前鬼言:“此有人可问,是死人是谁担来。” 是人思惟:此二鬼力大,若实语亦当死,若妄语亦当死,二俱不免,何

  •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四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四 [原文] 佛为韦提希圣后说净业正因 《观无量寿佛经》云:“尔时,韦提希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惟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浊恶世也。’尔时世尊放眉间光,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诸佛国土皆于中现。时韦提希见已,白佛言,‘

  •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五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五 [原文] 孝养父母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无非佛行。欲得道同诸佛,先须孝养二亲。故赜禅师云:“孝之一字,众妙之门:佛语以孝为宗,佛经以孝为戒。”言中不昧口出戒光,直下分明顿开心地。 夫孝者,有在家之

  •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六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六 [原文] 奉事师长 古德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友。”是知:师者迷途之明导,暗室之慧灯,苦海之舟航,人天之眼目。恩逾父母,德重乾坤。弟子所以事师,不敢慢易也。岂不见舍全身而求半偈,断一臂而扣真乘,以身为座而奉师,腰石负舂而续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5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