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大师
  • 心中妄念纷飞,应该怎么治? 心中妄念纷飞,应该怎么治?

    问:心中妄念纷飞,应当用什么方法对治?  莲池大师:佛在《遗教经》上告诉我们,只要能把心制伏,使之专注一处,无论任何功德事业都能成就。或有人说:这岂不是与告子所说的不动心一样吗?我说:不一样!告子

  • 高僧说人不管富贵贫贱都会有忧愁! 高僧说人不管富贵贫贱都会有忧愁!

    贫者忧无财,慕富人之为乐,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忧也。贱者忧无官,慕贵人之为乐,而不知贵人有贵人之忧也。贫者、贱者、富者、贵者各忧其所不足,慕王天下者以为穷世人之乐,而不知王天下者有王天下之忧也,而犹不知其忧之特甚也,而犹不知其反慕乎群臣百姓之为乐也。

  • 一心念佛即是修六波罗蜜 一心念佛即是修六波罗蜜

      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满足。而今一心念佛。万缘自捨。即布施波罗蜜。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一心念佛。心自柔软。即忍辱波罗蜜。一心念佛。永不退堕。即精进波罗密。一心念佛。馀想不生。即禅定波罗密。一心念佛。正念分明。

  • 不信有奇事,事怕有心人 不信有奇事,事怕有心人

      元代高峰原妙禅师自己讲开悟的缘由,说道:“不信有这般奇特事,事怕有心人故也。”这话是他自己证到的,真实不虚,修学佛道的人应该确实相信。那么什么叫“有心”?世间的每个技艺,开始学的时候都是很难很难的,好像万万不可能学会,因此放下不学

  • 学佛要先度己再去度众生 学佛要先度己再去度众生

    古人大彻大悟后,参学事毕,便隐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不惜口头生出霉来。直至机缘成熟,龙天推出,才出来弘法度生。因而有人辞去法席,愿生生居学地而自锻炼。这就是圣贤己事办方可为人的行持轨范。

  • 如何制心一处? 如何制心一处?

      或问心念纷飞,当作何方便?予曰:佛言心者,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或曰:得无类告子之强制其心而不动乎?是不然!告子之不动心,念起即遏,遏捺令静。今之制心,是制使归于一处,不杂用心。则彼是灰心不起,此是用心不二;彼是豁达空,此是思惟修,两不同途,未可并论。

  • 大师告诉你什么是难得高贵的嗜好 大师告诉你什么是难得高贵的嗜好

    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而终老,但清浊不同耳。至浊者好财,其次好色,其次好饮。稍清,则或好古玩,或好琴棋,或好山水,或好吟咏。又进之,则好读书。开卷有益,诸好之中,读书为胜矣!然此犹世间法。又进之,则好读内典。

  • 只有是大彻大悟之人方能自由自在 只有是大彻大悟之人方能自由自在

    贫者忧无财,慕富人之为乐,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忧也。贱者忧无官,慕贵人之为乐,而不知贵人有贵人之忧也。贫者、贱者、富者、贵者各忧其所不足,慕王天下者以为穷世人之乐,而不知王天下者有王天下之忧也,而犹不知其忧之特甚也,而犹不知其反慕乎群臣百姓之为乐也。

  • 早念佛,莫等懊悔! 早念佛,莫等懊悔!

    傅大士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生老病死。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大士此语,正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者也。如何是“万般将不去”?人生所有官爵、金宝、屋宅、田园、饮食、衣服、玩好,

  • 稍得世间智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 稍得世间智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

      具有世间智的人,又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偏重于才学的,譬如学问广博、能言善辩、技艺出众、谋略深远,以知识丰富,思虑周详而胜过普通的人。另一种是注重品德修养的,能认清善恶、分别邪正,凡是符合道义的便勇往直前去做;若是违背道义的则坚决禁止。

  •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

      看佛经必须周遍广博,方能融会贯通,而不致于偏执。因为在诸多佛经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如在这部经中所建立的教义,而在另一部经中却完全给予否定了;在这部经中所否定的,而在另一部经中又极力推崇。这原是佛陀为教化不同根机的众生而施设的善巧方便。

  • 诵经时走神有功德吗?诵经杂话 诵经时走神有功德吗?诵经杂话

      莲池大师在《诵经杂话》中记述了一个关于诵经的故事,我们先来看一看。明朝总兵戚继光,平时常念《金刚经》。当他驻守在两浙三江一带时,有一天夜里梦见一位阵亡的兵士对他说:“明天我会让我的妻子来拜见将军,请求将军为我诵经一卷,以资超拔,使我脱离冥道之苦。”

上一页 1.. 10 11 12 13 下一页13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