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仁法师
  • 〈普明菩萨会〉汉译诸本对照

      〈普明菩萨会〉汉译诸本对照  01 《佛说遗日摩尼宝经》: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02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一名大迦叶品):晋代译失三藏名。  03 《大宝积经》卷112〈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

  • 附录一:「真实菩萨的三十二法」

    【附录一】:「真实菩萨的三十二法」 (书本,p.71) ※《瑜伽师地论》所说菩萨的四种行,内容开演为三十二法,现比对《大宝积经》的三十二法,表解如下: 《大宝积经》卷112, 大正11,632c27-633a14 《瑜伽师地论》卷79, 大正30,741b21-742a12 01 常为众生深求安乐

  • 《宝积经讲记》讲义

      《宝积经讲记》讲义  释开仁编2007 3~2008 6  甲一 序分  (p 15)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万六千人,皆是阿惟越致,从诸佛土而来集会,悉皆一生当成无

  • 《宝积经讲记》宝积经简介

    《宝积经讲记》 释开仁编.2007/3~2008/6 【悬论】 一、大宝积经与宝积经 (一)本经之地位、编译者与卷数 《大宝积经》,共一百二十卷,是唐代的菩提流志,在武后神龙二年(西元706)开译,到先天二年(西元713)编译完成的。1在中国佛教界,《宝积经》被称为五大部之

  • 《成佛之道讲义》科判索引

    《成佛之道讲义》科判索引 释开仁.2008/10/5 《成佛之道》〈第一章、皈敬三宝〉 甲一、抉择信仰(页6) 乙一、寻求依怙 有海无边际,世间多忧苦,流转起还没,何处是依怙。 乙二、抉择依怙(页7) 丙一、世乐 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国家治还

  • 静坐入门讲解

    静坐入门讲解 开仁法师LA弘法﹝三﹞ 讲题:静坐入门讲解(一) 地点:美国洛杉矶 日期:8/3/09 初学禅坐的学员第一个要知道「坐」的方式,基本的「坐姿」要会,由佛像就可以看到盘腿的样子,有分为单盘、双盘、散盘。如果没办法盘腿的话,也可以放腿,以南传的禅修来说

  • 《忘己为人》之无私的付出

    《忘己为人》之无私的付出 开仁法师 苦难的世间,苦难的人, 烦恼的人心,永远无法获得止息。 全心的付出,换取的也许是讥谤; 真诚的相待,换来的或许是虚伪; 毫无保留的牺牲,得到的很可能是失望! 相待的你我他,不能完全要求十全十美, 只能在付出之后,祝福对方,

  • 《忘己为人》之分享

    《忘己为人》之分享 置身于这个堪忍的万丈红尘里,能够与吾人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分享生命中的喜怒哀乐,是一件何其难能可贵之事。 生命中曾拥有过的心情,其实要剖陈的淋漓尽致,的确是一件颇艰巨的事,毕竟人总是爱保留自己私有的那一部分,让自己生命能够驻着

  • 巡礼佛陀的故乡

    巡礼佛陀的故乡 第二趟重游佛陀的故乡──印度,对这特殊的国土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导游说:「全世界有的,印度都有;全世界没有的,印度也有。」很妙的一句话,从经过的马路,可看到车子停放在路中间,司机在车辆下躺卧养息的画面,想想,印证导游所说的理论。除此,堵

  • 修行这条路

    修行这条路 释开仁. 2009/9/12 目次: 一、前言 二、福德与智慧 三、自修与外弘 四、学术与道心 五、独修与共修 六、结语 一、前言 修行这条路,不好走,也不容易走。自出家至今,内心对于很多修行的问题,不断重复再重复地思索又思索,有几个留在心底较深刻,且对

  • 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 在佛法里头,无常、无我的观念,其实就是提醒我们对任何人、事、物都要保持「随缘」的知见,这种知见不是消极的漠不关心,反而是积极的随缘尽份。就我来说,人──是最难舍弃的执着。原因很简单,因为人富裕情感、想象、动态,他不是静物,而是一活生生的生

  • 覆水难收

    覆水难收 在生命当中,只要你曾经坦诚的付出过,我想对于覆水难收这四个字会感到分外贴切。 人与人相处,不能没有付出与牺牲,没有了它,人心会充满着计较和对立,世界就不可能有成为净土的一天。 无私的付出,犹如覆水难收,一去永不复返,这是不变的真理,也正因为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5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