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
  • 憨山大师禅宗法要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佛祖出世,千言万语,种种方便,说禅说教,无非随顺机宜,破执之具,无实法与人。所言修者,

  • 憨山大师神通见母

    万历十七年(一五八九),大师四十四岁。这年大师开始阅藏经,并为僧众讲解《法华经》和《大乘起信论》。 大师自从离五台山后,常有拜见父母之心,但恐落世俗知见,所以一直没去。 不久前大师拟为报恩寺请一部大藏经,在十月份到了京都,太后即命人赠给一部。大师奉经

  • 憨山大师论《道德经》

    憨山大师论《道德经》 叙意 西域诸祖造论以破外道之执、须善自他宗。此方从古经论诸师、未有不善自他宗者。吾宗末学、安于孤陋、昧于同体、视为异物。不能融通教观、难于利俗。其有初信之士、不能深穷教典。苦于名相支离、难于理会。至于酷嗜老庄为文章渊薮

  • 出生死法

    出生死法 憨山大师 佛所说的修行出生死法,有很多方便法门,但其中只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直捷简要。经曰:“若修净土,当净自心。”现在修行净业,必须以净心为本;要净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净。因为身三、口四、意三这十种恶业,是三恶道的苦因。 持戒先须三业清净,

  • 感 应

    感 应 憨山大师 佛说:“一切世间人们为善作恶所得的因果报应,就像影随着形一样,丝毫不会有差错的。”可是世人不信,说是虚妄的说教。孔子也有“安命”的说法。相信他的,往往加以推算,但只求福利,听到好的心生欢喜,听到灾患就心生厌恶,还以为这命是天所安排的,

  • 憨山大师开示净土法门

    示容玉居士 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死之所不变,代谢之所不迁,直超万物,无所终穷,故称无量寿。此寿非属于形骸修短,岁月延

  • 憨山大师语录

    答郑昆岩中丞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柰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佛祖出世。千言万语。种种方便。说禅说教。无非随顺机宜。破执

  • 念佛与参禅

    学佛没有其他伎俩,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是生处要熟,熟处要生,对生的念佛修善要熟练,而对熟习的情爱五欲则要生疏。久久纯熟,打成一片,自然会念念弥陀,头头极乐了。 近来看到学佛的人,只知道贪求玄妙,不知道向根本处下死功夫,所以到了荣辱、祸患、生死关头的时候,

  • 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

    憨山大师: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 放大和好处很多,我国明代著名的憨山大师说,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一.放生合天心。二.放生顺佛意。三.放生免三灾。四.放生离九横。五.放生寿命长。六.放生官禄盛。七.放生子孙昌。八.放生家门庆。九.放生无忧恼。十.放生少

  • 憨山大师开悟前后的三次梦

    憨山大师开悟前后的三次梦 大师在开悟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做过与修行悟道极有关系的梦。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梦本来不值一谈,但大师的梦却与众不同,不单纯是意识的反映,而是渗透著神通妙用及其悟证境界,所以介绍一下大师从开始住五台龙门到抄写《华严经》这四

  • 放生有十五种神奇的功德与利益

    憨山大师:放生有十五种神奇的功德与利益 放生的好处很多,我国明代著名的憨山大师说,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 一.放生合天心。二.放生顺佛意。三.放生免三灾。 四.放生离九横。五.放生寿命长。六.放生官禄盛。 七.放生子孙昌。八.放生家门庆。九.放生无忧恼。

  • 什么叫念佛得力?

    憨山大师:什么叫念佛得力? 且如儿女之情现前时,回光看看这一声佛,果然敌得这爱么?果然断得这爱么?若断不得这爱,如何了得生死?以爱缘多生习熟,念佛才发心甚生疏,又不切实,因此不得力。若目前爱境主张不得,则临命终时,毕竟主张不得。故劝念佛人,第一要知为生死

上一页 1 2 3 4 ..6 下一页6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