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煜法师
  • 从数息到内观

    从数息到内观 从数息到内观 从数息修起 数息的殊胜 数息要略 取相与似相 数息关卡 觉照力不足 妄念的变化 对治方便 三轮不空 无功用心 一念万年 出入之间 小结一 从定发慧 从数息到随息 脉障的现起 散乱妄想 昏沉健忘 昏沉兼散乱 浮躁不安 闷胀刺痛 治病方便

  • 真心与妄识

    真心与妄识 一、引言 二、说明方式 三、再转换成楞严大意 四、法性与心性 五、真妄之际 六、七番破处 七、妄识非心 八、十番显见 九、凡圣之隔 十、妄识重重 十一、八识之间 十二、修道关键 十三、转识成智 今天所要讲的「真心与妄识」,乃是《楞严经》中最重

  • 从参禅、入中脉、透顶到开悟

    从参禅、入中脉、透顶到开悟 身相的中脉 心法的中脉 身为标,心为本 密的修法 禅的修法 禅密小结 参禅法门 气的反应 参的过程 直心是道场 众生厌走直路 歧路亡羊 顶轮不通,妄识迷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薛西弗斯的神话 智论:射箭的比喻 古德的承诺 小结 透顶与

  • 用心与卖力

    用心与卖力 87.11.18 用心与卖力 精进乃非拼命 从疑入禅 科学之疑 懒人还得有懒办法 因循旧习 专家与钻家 专制社会下的愚民政策 从生活事说起 学问中的事 生命中的事 参禅中的事 佛教的「惜福」观念 智慧善巧 从有心而向无心 回顾与展望 用心与卖力 今天所要

  • 2.禅坐者的心态

    禅坐者的心态 矛盾的心结 打坐就是为修定,而定就是要能「安住不动」;这虽是禅坐者最基本的认知。但禅坐者往往另有一种心态,就是希望能有进步:这不管是从数息的第三层次进步到第四层次,或是另求什么觉受之类,总是希望自己不断在进步。但如果我们把这两种心态

  • 2.幸福贴心

    幸福贴心 讲题动机 各位听众,大家好,此次

  • 佛法原典 教理精义

    教理精义 上两次的绪言,乃是对原始佛教作个统观的说明。以下把经文节录出来,以便作讨论和研究。今天先看〈五阴相应〉的部分。 首先说明这些节录的经文,各位可以看到都是引用《杂阿含经论会编》。这本书我想各位都知道,是由印顺法师所编着。论是指《瑜珈师地

  • 教理篇 简介缘起性空义

    简介缘起性空义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中论观因缘品) 我们知道佛法中不共外道的特质,是缘起的般若空慧,在三藏中开示阐明此缘起般若空慧的经论当然很多,而其中能以最精辟的方式说明空理的,当为龙树菩萨的《中观论颂》。而中论

  • 世间与菩提

      世间与菩提  世间与菩提  看山是山  菩提在世间  菩提异世间  菩提在世间  小结  世间与菩提  虽这题目,我们可从很多角度来讲。但对一个已和禅宗有较多接触的行者而言,或将即联想到六祖惠

  • 气脉的通调

      气脉的通调  一、禅宗向来对气脉的态度?  二、一禅修者,对于气脉的知识,有无深究的必要?  三、个人对气脉的觉受与定义?  四、气脉之表里、深浅、通塞?  五、禅坐与调气脉,有否必然的关系?

  • 打坐之姿势

      打坐之姿势  80年9月21日  今天讲打坐的姿势跟数息的方法,我在这边所上的课,是采用《天台小止观》隋智者大师撰;我想大家都知道我在农禅寺有讲初级禅修训练班,在禅训班里面,时间是比较短,八个小时,

  • 出家形象

    出家形象 出家形象 独超物外 无事道人 山中岁月 钻出名家 本乃无事 出家的真义 家的分析 枷之所在 有的本质 三界之家 我爱与我所爱 出家无枷 内有与外有 小结 出家形象 初为发心而学佛,次为精进修学而意愿出家。故在讲过「发心学佛」的主题后,接着继续申述出

上一页 1.. 4 5 6 ..16 下一页16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