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晓法师
  • 第四章 濒死体验的结论

    第四章 濒死体验的结论 磨难治病 濒死体验,是由于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地获得恢复的人,和处于潜在毁灭性境遇中预感到即将死亡而又侥幸脱险的人所叙述的他们在死亡威协下的主观体验。 1982年,一位瑞士研究者根据登山坠落者的报告,首先对濒死体验作了

  • 《正理经》简读之四

    《正理经》简读之四 1.1.31 在忽略一个命题所含的预设初始命题之后,去直接研究它的细节,这个命题就成了假说宗义。 正理派说宗义总共有四种,这个就是第四种,叫假说宗义。这个呢,就是还没有研究这个事物,在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先说它存在,于是接着往下研究。这

  • 《掌中论》大意之四

    《掌中论》大意之四 往下看。 于绳作蛇解?见绳知境无 若了彼分时?知如蛇解谬 论曰。如于非远不分明处,唯见绳蛇相似之事,未能了彼差别自性,被惑乱故,定执为蛇。后时了彼差别法已,知由妄执诳乱生故,但是错解无有实事。复于绳处支分差别,善观察时,绳之自体,亦

  • 禅七讲演 出现境界

    出现境界 师父们慈悲,阿弥陀佛。大家一听我这一句阿弥陀佛,可能心中就会想:又来了,这家伙又来了,不会说你又来瞎扯。确实是,这几天呢,我每天都耽误大家宝贵的念佛时间,要嘟嘟嘟地说上一会儿,象长舌妇一样,大家担待了。我耽误大家宝贵的念佛时间,向大家礼谢了

  • 佛学讲座 依正教立正见

    依正教立正见 我们都是生活在无明当中,在无明中随波逐流,偶尔,我们也会想想归宿问题,于是发一阵子急,精进一下子,但无有正见,因而就象无头的苍蝇一样,猛飞猛撞一阵子,仍然毫无出路,于是又松懈了下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初发心菩萨。 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无明当中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四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四 下边还有八个大随: 1、不信。不信什么呢?不信因果,不信四谛教法,不信三宝等。这个不信刚好与信心所相反,不信①事实。比如,灵山凤凰泉边有棵大杨树,杨树杈上长了一棵柳树和一株刺玫。你说:我没看见,怎能相信?你没看见并不等于这不

  • 述说唯识二十颂 第三颂

      一切如地狱 同见狱卒等 能为逼害事 故四义皆成 第一个颂语,是因为世亲先提出了“万法唯识”的观点,引起的问难,问难一共有四个问题:若真是“万法唯识”而没有实在的外境,那么:时间性就没办法确定,如同计算机千年虫一样,二000年与一九00年搅和不清;

  • 《因明正理门论》讲记之四

    《因明正理门论》讲记之四 因与似因多是宗法,此差别相今当显示。 说完了宗,就该说因了。 “因与似因多是宗法”,“因”指正确的因支,“似因”是错误的因支。“宗法”就是宗上有法的法,“宗上有法的法”就是说是宗前陈的属性,宗前陈就是宗上有法,宗前陈是体,宗

  • 因明讲记之四

    因明讲记之四 上次咱们说过了颂子,现在开始说长行部分。长行就是经论中直接述说法义的长文,在这部《因明入正理论》中,就是指论的正文。 “如是总摄诸论要义。” 这是一个过度句。 “如是”,就是指前边儿所说的那个颂子中的二悟八义——自悟、悟他;能立、能破

  • 入所知相分第四

      入所知相分第四  摄大乘论的第四分是入所知相分,入所知相是讲唯识性的。咱看论文。  如是已说所知相,入所知相云何应见?  所知相已经说过了,该说说入所知相了。入所知相的入是契入,就是契入所知相,前边

  • 周易奥秘 心理学 第五章

    第五章 见仁见智的语词联想法及其它方法 关于测谎仪,有人可能听说过,它已被认为是先进的刑事侦破技术,它最初来源于荣格博士的语词联想测试法。 准备一百个单词的表,这个单词表应该包括较多方面的内容。比如金钱、方位、凶器、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你读一个

  • 第五章 古文化的证明

    第五章 古文化的证明 上述“磨难治

上一页 1.. 5 6 7 ..13 下一页13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